天凉了,门诊得胃痛的病人多起来了,原有胃病的人复发了,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胃病与气候变化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临床实践表明,在秋冬交替或冬春交替的寒冷季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会被诱发或者加重,经常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症状,而且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寒冷季节也明显增多。
由于寒冷刺激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胃的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再加上胃病患者的易感人群向来有饮食不规律、精神容易紧张、生活工作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故气温一下降,引起胃病复发。
胃病靠的是“三分治七分养”,重在调养。那么怎样保护您的胃呢?
1.防寒保暖。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旧病加重。
2.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食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避免浓茶和咖啡。
3.平心静养。胃病的发生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熬夜和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4.避免药物刺激。某些中西药物,特别是解热、止痛药等,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引发溃疡,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如因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应饭后服用,或同时加用治疗胃病的药物。
5.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6.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胃炎的症状,降低溃疡的复发率,降低胃癌风险。因此有慢性胃病者,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若能注意以上几方面,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一般能防止胃病复发,享受健康生活。
(消化科供稿 文/图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