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四季科普-76:手足口病及预防措施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6-03-23 08:01:15

发布时间: 2015-06-25 15:34:43   作者:本站编辑  

四季科普-76:手足口病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CoxA16型。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接触等多种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

  高发季节:5—7月,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

  临床表现: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儿科供稿 李玉红)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