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们常见一些中青年患者,年纪不大,却已经有数年或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了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可继发于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等。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高血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2016美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南指出:具备以下之一的高危人群需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
①3次非同日测定血压在150/100mmHg以上;
②联合使用3种传统降压药(其中一种为利尿剂)血压仍大于140/90mmHg;
③需联合使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④高血压伴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血钾;
⑤高血压伴肾上腺意外瘤;
⑥高血压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⑦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或有早发脑血管意外(<40岁)的高血压患者;
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级亲属且伴有高血压者。
对于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有多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史、发现或未发现顽固性低钾血症的患者,应尽早想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尤以肾上腺腺瘤多见,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及早加用螺内酯单独或联合控制血压。早期诊断、早期针对性治疗、早期手术,尽早改善和控制高血压及低钾血症,为脑卒中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障碍、提高自理能力打好基础。
(康复医学科供稿 戴培)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北京电力医院管理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