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四季科普-289:盛夏饮食“四三”原则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6-07-28 10:54:09

     人在盛夏出汗多、消耗大,要靠饮食养生来弥补。我们推荐“四三”原则。

    吃三肉

    鸡肉。俗话说,“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夏季炎热,讲究清补,鸡肉温中健脾、补气补血,脂肪含量相对较少,却含有大量易于消化的蛋白质,最适合夏季食用。鸡肉最好清炖,炖好后将鸡汤上层的油撇掉,吃肉喝汤。在连天阴雨绵绵的南方地区,可以加入生姜、红枣等一起炖,姜能开胃、健胃,红枣补脾,对人体健康有益。老姜炒鸡也是味美有营养的吃法,但要注意少放油。

    鸭肉。中医认为,鸭肉性偏凉,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等功效,常吃可以消暑滋阴、健脾化湿、补益虚损,是夏季清补佳品。鸭肉的蛋白质含量也较高,脂肪含量略高于鸡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畜肉。酸萝卜老鸭汤、腐竹烧鸭、山药炖鸭都不错。但鸭皮以及北京烤鸭、广东烧鸭等做法,会增加脂肪摄入,最好少吃。

    瘦猪肉。猪肉是中国人最常食用的肉类,夏季餐桌自然也少不了。瘦肉最适合夏季食用,不仅脂肪含量较五花肉和肥肉低,而且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和矿物质。作为红肉,瘦猪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其铁属血红素铁能被直接吸收和利用,能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瘦肉除了可以与青椒、辣椒、青菜、蒜薹、芹菜等一起炒着吃,还可以煲汤,比如广东人就喜欢在夏季用虫草花、沙参、玉竹、无花果、土茯苓、百合等食材煲汤,清补效果好。

 

    喝三汤

    蔬菜汤补充矿物质。夏季出汗会造成人体矿物质流失,不妨增加一些蔬菜汤,即补充了水分又补充了丢失的矿物质。比如萝卜汤、菠菜鸡蛋汤、白菜豆腐汤、冬瓜虾皮汤等。记得烹饪时少放油和盐,蔬菜的分量要适当多一些,一定要吃菜喝汤,光喝汤是难以补充充足营养的。

    米汤促进食欲。很多人会经历“苦夏”,食欲较差,可以喝一点稀米汤,能促进消化系统运作。但精米汤营养单一,缺乏多种维生素,不妨加入小米、绿豆、燕麦、糙米、薏米等粗粮或豆类,也可以加点枸杞子、红枣等,不仅口味更佳,还能补充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

    绿豆汤止渴消暑。夏季每个家庭都少不了绿豆汤。绿豆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特别适合缓解炎夏之苦。绿豆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类黄酮、单宁、皂甙等抗氧化成分。煮绿豆汤可以加入荷叶、百合等,喝汤吃豆皮,能够消热疮、止痱子。

 

    食三瓜

    苦瓜,解热祛暑。苦瓜算得上炎夏第一瓜。李时珍赞其“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苦瓜味苦性凉,爽口不腻,有利消化,可以清热泻火。苦瓜热量低,有助减重;其所含的苦瓜皂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还能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苦瓜适合与很多食材搭配。苦瓜虽苦,却从不把苦味传给共炒的食物,有“君子菜”的雅称。不习惯吃苦瓜的人,可以用开水简单焯一下,能去除苦味。

    丝瓜,清热化痰。丝瓜其实也是一味“苦瓜”,因其性味苦甘,清凉微寒,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的功效。丝瓜的肉质鲜嫩,做汤、炒肉均可,是极好的夏日甘凉之品。

    冬瓜,除烦止渴。冬瓜味甘性微寒,有消暑解热、利尿消肿等作用,是一种极好的药食兼用食材。冬瓜含水量较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及营养素,帮助人们度过湿热难耐的日子。推荐一道冬瓜薏米煲鸭子,味道鲜美,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用三笋

    竹笋,去积食、防便秘。笋类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肴。其中竹笋的膳食纤维、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以及钙、铁、镁等矿物质的含量丰富,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竹笋味香质脆,性甘味微寒,能清热消痰、消渴益气,适合夏季食用。拌笋丝、竹笋鸡汤等都是不错的做法。

    莴笋,消水肿、减压力。莴笋略苦,但味道清新,有助于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增进食欲。莴笋含钾量较高,能解除水肿,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调节夏季容易紊乱的基础代谢。莴笋可以凉拌、烧、炒,还能加工酱菜、泡菜等。

    芦笋,增食欲,防口渴。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曾被作为宴请外宾的第一道菜。《神农本草经》记载芦笋为“上品之上”。芦笋的各类营养物质搭配合理,尤其是氨基酸比例恰当,可以增进食欲,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对夏季容易出现的慢性疲劳有改善功效。芦笋中水溶性维生素较丰富,不适宜过度烹煮,最好焯水后清炒或凉拌。

                               

                                     (营养科供稿  文/安健华)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北京电力医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