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党建+学科建设”-205:北京电力医院成功举办第十届心肺复苏理论与新进展研讨会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25-07-28 10:58:55

  7月26日-27日,北京电力医院第十届心肺复苏理论与新进展研讨会在医院报告厅顺利举行。会议得到了中华医学会学科建设与管理学组、国中康健麻醉专科联盟、北京市麻醉学会质控学组、丰台区麻醉质控委员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北京电力医院院长姬军生代表医院欢迎学员的到来。

    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兼北京市麻醉质控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主任郭向阳教授致辞。北京市丰台区医院管理中心书记李志新对北京丰台区麻醉质控主委单位北京电力医院手术麻醉科团队给予高度评价,强调心肺复苏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性,寄语与会者以“学思践悟”推动技术迭代,守护生命防线。

    本届研讨会由北京电力医院手术麻醉科承办,参会学习超过500多人次,业界同仁围绕心肺复苏前沿理论与实践深入交流,现场学习氛围热烈,学员参与热情高涨。

    心肺复苏技能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规范每五年更新一次,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是202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通过本次研讨会,带领广大学员和业界同仁更好地推广、普及并深入领会更新后的指南理论及新进展,有效提升了大家对心脏骤停紧急处理的专业技能与理论水平。

    在学术交流中,代表国内相关领域顶级水平的专家带来本专业的前沿议题。北京电力医院卢年芳教授解析《心肺复苏除颤理论实践与新进展》,北京妇产医院徐铭军教授聚焦《孕产妇心肺复苏要点与新进展》,整形外科医院杨冬教授拆解《心肺复苏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新进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民教授探讨《心肺复苏非技术与伦理》。当日下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潘宇东教授分享《新生儿心肺复苏及进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兼急诊科主任马青变教授阐释《心肺复苏目标靶控温度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电力医院张蛟教授详解《ECMO在心肺复苏中应用与进展》,张继英护士长揭秘《团队心肺复苏中护理的配合关键》,韩文勇教授提炼《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理论与临床》。从特殊人群救治到技术突破,从学科协作到质量提升,课程覆盖心肺复苏全链条,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与临床数据,让参会人员对心肺复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互动环节中,参会者积极提问,与专家展开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7月27日的实践培训聚焦实操技能提升,设置专业医务人员的单人心肺复苏、双人心肺复苏、团体高质量心肺复苏三大培训考核站点,分别培训单人复苏的动作质量,双人院外心肺复苏的协同高效配合以及院内心肺复苏的临床思维与操作流程,模拟培训涵盖真实场景的全部环节。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仔细揣摩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各个环节反复练习胸外按压深度、人工呼吸节奏、团队分工配合等细节。从单人快速启动急救流程,到双人配合完成通气与按压,再到多学科团队协同实施高质量复苏,每个环节都模拟真实急救场景,贯穿强调“黄金4分钟”内的高效处置。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分组进行严格考核,考官从操作规范性、时间把控、团队协作等维度综合评分,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熟练掌握核心技能。一位专程从平谷医院来参加培训的麻醉医生说:“前一天的理论学习让我理清了复苏逻辑,今天的实操训练更让我对团队配合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这对今后应对突发心脏骤停病例太关键了。”

    北京电力医院手术麻醉科对本次会议的统筹推进、环节设置、步骤实施、操作衔接、场内外协调、会议保障等高度重视并逐项落实,被大家一致给予“严谨务实,精彩纷呈”的好评”。通过“理论研讨+实践培训”的闭环设计,不仅强化了医务工作者对心肺复苏新指南的理解与应用,更夯实了团队在紧急情况下的协作能力,为提升区域急救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筑牢了技能根基。未来,北京电力医院将持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和实操技能的提升,以练促学、以学促干,让急救技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手术麻醉科供稿   文/图  费梦楠)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