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新项目推介:手术麻醉科帝视观察用内窥镜DS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6-05-25 16:40:18

 

 
 
 
 
 

 

 
    手术麻醉科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基础上,在医院大力支持下,不断引进新的气道处理工具,完善国际国内通行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利用现有设备筹建困难处理专用设备车。帝视观察用内窥镜(Disposcope,DS)作为一种新型可视类光导芯,是手麻科在困难气道处理流程中满足某些特殊需要的一把新利剑,承担一部分临床气道管理任务。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围术期死亡事件中30%是由于气道原因所致,因此气道操作的控制与处理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关键技术。气道处理也是麻醉科的特色。能为全院各科室的急救复苏气道建立提供高效安全的协作帮助。
    其管身纤细,柔韧,可任意苏醒,依靠前端镜体同步传输的实时影像引导气管导管直视经声门插管。其适应症为:小下颌、颈短粗、颈部活动受限、声门高、张口度受限、大会厌等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解决工具,亦可作为普通气管插管的辅助工具。
    专业设备特色
     1. 准确:即时影像输出,视屏达5.6英寸,镜头视野70°,可清晰显示病人体内情况,准确找到声门,辅助医师避免盲插,顺利完成插管。
    2. 快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落,镜头防雾处理,管身为可绕性记忆金属,可大幅度弯曲,方便医生因各种状况做最佳角度调整,顺利、快速完成气管插管。
    3. 便利:全设备轻巧,容易携带;视屏与内窥镜无线连接,使用更加便利。
    4. 安全: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失败率,并可避免插管造成口腔出血及气管挫伤。保护医生避免呼吸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
    
    二、技术优势
    1、内窥镜直径5.0mm为同类产品中之翘楚,有利于各种插管及困难插管案例。镜头分辨率为10万像素。
    2、即时影像可电脑输出保存,利于手术室外研讨或教案应用。
    3、无线发射接收距离可达10米,视频图像依然清晰稳定
    4、内窥镜身可靠的防水机构,对药水浸泡非常方便。
    5、整套设备重量0.5KG,轻便易带,适用于各种急救场所,提升急救便利性,减少医疗风险。
    
    三、禁忌症
    1. 目前5.0mm规格的帝视内窥镜管不适合经鼻腔插管。
    2. 口咽分泌物持续分泌,经过吸引后仍然较多的不适合使用帝视内窥镜插管。
    3. 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适合使用帝视内窥镜插管。
    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在困难气道定义为:完成正规培训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ASA对困难气道的描述为:
    1. 困难面罩或声门上气道(Supraglottic Airway,SGA)通气。
    2. 困难声门上气道放置(LMA)。
    3. 困难喉镜显露。
    4. 困难气管插管。
    5. 插管失败。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在临床麻醉中时常铭记的一个名词就是“困难气道”,而每一位患者在手术麻醉前访视都是进行气道评估的,无论是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还是椎管内阻滞麻醉。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会时刻警惕可预知以及不可预知的困难气道。提升临床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困难气道是由患者自身、临床环境及医师的操作技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若手术中不占领患者气道,等于丧失一切生命的安全保障,建立以及保护气道应是我们麻醉医生的“绝活”。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术麻醉科在科室统一组织下,已初步组建困难气道处理小组及困难气道专用车雏形,困难气道车包含HC可视喉镜、视可尼可视硬镜、纤维光导插管软镜及帝视观察用内窥镜。总之相信在全院统一规划和科学领导下,手麻科将继续努力,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科技,与时具进,逐步与大型三甲医院接轨。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而不断进取。我们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 手术麻醉科供稿  文/图  王  飞)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