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秋季谨防小儿腹泻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6-04-26 15:11:20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6个月~3岁的婴幼儿和体弱多病的幼儿更易患病,且病情重,病程长。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病情轻,一般2~3天即可痊愈。

秋季腹泻起病急,初期常伴感冒症状,半数患儿还会发热,一般为低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发于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秋季小儿腹泻的预防

  1、不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2、注意日常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宝宝,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宝宝及其看护人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擦洗干净,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

  3、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定时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宝宝有病时断奶。

  4、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给米糊或粥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宝宝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5、常备药性温和的肠胃药:秋季正值季节转换,儿童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肠道疾病。因此,细心的妈妈要学会防患于未然,家中常备一些吸收好、药性温和的肠胃药。

 

秋季腹泻的饮食注意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励孩子多进食,可小量多餐。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禁食,就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需要禁食,同时需要到医院吊针补液。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也就是奶、米汤、粥为主。暂时不要吃烂饭或硬饭,避免过敏性食物。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炖苹果还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泻。

 

秋季腹泻的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夏秋季感受寒湿、湿热之邪,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出现呕吐、腹泻。寒湿伤脾,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则发为寒湿泄泻;寒湿不解,郁而化热,积热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则发为湿热泄泻;小儿脾常不足,脾虚运化无力,则致脾虚泄泻。

1.食疗方

炒米汤:将普通大米洗净,凉干,用大锅炒至金黄色,加水煮粥,给孩子喝粥水。

葱头饮料:葱头有杀菌、消炎作用。把半个葱头切成小块,加250毫升牛奶,略煮片刻,加适量蜂蜜,睡前饮。  

姜蛋疗法:取50克生姜加水煮沸,放入鸭蛋2个,搅匀,再加白酒20毫升,盐少许,煎煮5分钟即可,吃蛋喝汤后盖被休息,对秋季感冒、腹泻的防治效果极佳。  

姜糖水:先用红糖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生姜,10分钟后趁热喝下,可暖胃。

 

 

 

2.秋季腹泻内治法

 

 

(1) 寒湿泄泻

表现: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臭味不浓或伴呕吐,四肢偏凉。

处方:党参6克、茯苓9克、白术6克、甘草3克、陈皮3克、煨姜2克、藿香3克、苏叶3克、木瓜3克。

(2) 湿热泄泻

表现:大便水样似蛋花汤,黄色或酱褐色,泻时呈喷射状,有热臭气,小便短赤,口渴。

处方:葛根6克、黄连3克、茯苓6克、泽泻6克、六一散(布包)6克、马齿苋9克、黄芩3克。

(3) 脾虚泄泻

表现:泄泻久不痊愈、大便稀溏、时轻时重,带有不消化食物,纳差,精神不振,面色不华。

处方: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6克、白扁豆12克、山药9克、薏苡仁12克、砂仁3克、煨姜2克、乌梅3克。

 

 

 

3.秋季腹泻外治法

 

 

(1)云南白药敷脐:用云南白药粉末与高度白酒调成糊状,直接涂于脐窝内,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48小时换药1次。化瘀、定痛、消肿,收敛止泻,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

(2)吴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研末。每次用药末1.5克,用陈醋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用于伤食、风寒和脾虚泄泻。

(3)五倍子、肉桂、小茴香、丁香、胡椒、吴萸、木香等分,焙干研末,每天1~2克,调敷脐部,每天1次。用于寒湿泄泻、脾肾阳虚之久泻。

  

小儿秋季腹泻应避免的误区

误区1.腹泻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

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容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如果照管宝宝的人双手接触过宝宝的粪便,没有彻底消毒洗净,手污染了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往往会造成再度、多次感染。轮状病毒也会通过生活用水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具等传播。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

误区4: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有的家长看到宝宝每天腹泻十几次,心疼宝宝,就把自己服用的痢特灵等止泻药给宝宝服用。岂不知痢特灵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痢特灵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千万不可给宝宝滥用止泻药。  

误区5: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殊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可给宝宝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秋季腹泻的宝宝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

 

 

 

撰稿人:朱妍(中医内科)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