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20日,医院召开重阳节离退休人员座谈会,院领导为离退休老同志送上节日祝福。会上,离休干部、原医务处主任尚忠仁向与会人员深情朗读了写于重阳节的诗作,分享了自己在创作时的背景和心情。
写在重阳时
重阳节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常的传统节日,医院每年都会在佳节时为本院的离退休人员送去问候,这些行为也深深地温暖着曾经为电力医院建设贡献出力量的老同志们。
尚老表示十分感谢医院心系老同志,并提供的机会组织老同志欢聚一堂,每年此时他的心中都感慨无限,正是出于这样的情感便创作了如下的七言诗。
《念重阳》
年年重阳年年新,岁岁复夕岁岁离。
珍爱重阳阳不老,惜念耄耋日日稀。
密云食鲜观夜景,举杯相祝话吉利。
心旷神怡康长寿,平安愿求再相聚。
这首诗表达了重阳节时大家欢聚时的开心与喜悦,并期待着将来还能再度聚首。另有一首五言绝句也是尚老即兴创作于重阳节时,道出了与老同事们节日相聚时的怡人景色和万千思绪。
《过瑶台山庄》
开轩面美景,沉思忆年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景踏。
见证七十亩地的变迁
说起和老友们共事的时光,尚老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建院的情景。
“1981年底,这里还只是片菜地。”尚老从建院至退休,在医院奋斗了共13年,医院已从当年的一片菜地发展得初具规模。“医院这七十亩地,从无到有,每一步都是困难,那个时候我在全院上下来来回回跑,发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尚老一丝不苟地对待着工作,临到退休时,还因为劳累致病住进了本院的急救观察室。
如今尚老和老同志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对医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医院新楼拔地而起、先进设备不断引进、医疗水平逐渐提高,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都让他们倍感欣慰和骄傲。
“你注意到医院东门和高压氧前的大树了吗?那都是当年我们建院时栽下的小树苗。”三十多年的光景,曾经不过拐杖粗细的小树苗们渐渐长成了一棵棵大树,它们就像是无言的智者,听着一代代医院建设者们的脚步,看着白衣战士们的奋斗,见证着永不止步的历程,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期冀。
在朝鲜的烽火岁月
问起尚老的吃苦精神时,我们得知他不仅是我院建设的功臣,更是在朝鲜战争的前线的上奋斗过的勇士。在抗美援朝60周年时,尚老著有《忆战年》一文曾刊登于报纸上。
文中写道“情不自禁忆战年,洞壕沟壑草铺垫,轰鸣弹啸耳欲聋,生死刹那间。”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士们是勇敢的。据尚老描述,在朝鲜的三年,战士们一直是睡在草地上和防空洞里,渴的时候抓起都被炮弹染黑了的雪吃。他们只持有三八枪,和敌方相比装备条件悬殊,但战士们充分利用了朝鲜的山地地形与敌军对抗。
“我在文章里写‘母盼儿、儿想娘、有的母亲盼儿泪流干,不见儿归还!有的儿已归,娘却离人间!’这后面一句写的就是我,我的母亲思念成疾,我回国时她已病故。”尚老擦着眼泪,怀念起自己的母亲和牺牲的战友,他说,为祖国捐躯,永垂铭记。
“靠的全是精神和信仰”
1953年,板门店谈判,朝鲜志愿军胜利凯旋的心愿终于实现。尚老形容朝鲜战争三年后踏到了祖国的地、看到了祖国的天,不是前沿,也不是梦境,而是真实地回到了故乡,激动和兴奋之情都溢于言表。
光阴如梭似箭,回到祖国后参加工作,为卫生事业不懈地奋斗,让他格外地珍惜每一天。从医治病人到建设医院,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的每一刻都是开心满足的。
“我一直都说,人靠的是什么,是精神和信仰。”已致耄耋之年的尚老说到“精神”和“信仰”时,依然激动和坚定,他形容这种“精神”是不同于“精气神”的,一个服从于党,服从于组织安排的信念,让他们不论是浴血沙场抢救士兵,还是在建设医院救死扶伤,都充满了力量,无怨无悔,鞠躬尽瘁。
个人的历史是时代的缩影,相信在医院奋斗过的老一辈的贡献者们,还有很多打动人心的故事。今天我们掀开尚老诗文中的故事,读到了永无止境的精神,在这一佳节,共享曾经奋斗的岁月,展望携手奋进的明天,这就是文明传承的力量。
(党群工作部供稿 文/图 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