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抗击疫情工作中,胥俊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凭借扎实的检验医学基本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后负责筹建医院发热门诊检验室、核酸检测的分子实验室,为筑牢疫情防线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青年岗位能手,他是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榜样。
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冲在一线。疫情初起,他响应党委号召报名援鄂医疗队。按照疫情防控紧急要求,胥俊越临危受命,3天之内在发热门诊区域完成专门检验室的设置,他第一时间协调医疗检测设备、检测人员,布置环境,按照专业要求准时入驻发热门诊,并参与了第二批发热门诊的值班。
牵头筹建分子实验室,筑牢防线。由于疫情的不断发展,按照北京市卫健委要求,他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2020年5月底完成分子实验室从筹办、审核、运行的全部工作,使医院具备新冠核酸检测的资质与能力,在尚无可供参照的专业分子实验室筹备经验,仪器设备短缺,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新冠核酸检测要求的条件下,他放弃休息时间,从组织科室人员积极参加PCR岗前培训入手,协调分子实验室的工程改造,包括缓冲间设置、消毒设施的安装、紧急喷淋安装、压力梯度改造等,同步完成116个配套文件的制定与梳理。快速完成了实验室与项目审批同步推进的艰巨任务,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开展了新冠核酸检测,承担丰台区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各体检单位日均3000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累计完成检测24万份。
坚守岗位阻击疫情,无怨无悔。2020年6月中旬,北京新发地突发新冠疫情,他带领大家承担起丰台区大量的核酸检测任务,及时优化了检测流程,延长每批次的工作时间。他经常在负压实验室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高温低压致人汗流浃背,头晕眼花,为了保证检测报告时限,他连续十几天没回家,坚守岗位,每天奋战到深夜3点,整整瘦了10斤。他将科室新冠核酸检测能力由最初的每天不足100例,提升到了30倍。
(北京电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