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到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了,今年这个医师节对我而言有些特殊,因为我是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工程现场度过的。回想起自己从医16年来的职业生涯,有过为了救治病人的殚精竭虑,有过救治成功后的欣喜与满足,有过因病人信任的感动和欣慰,也有过因为家属误解谩骂导致的心灰意冷,我想每一位同行都有同样的经历吧。
我是今年6月10号来到巴基斯坦的国家电网默拉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营地,在这里进行现场防疫、医疗咨询以及常见病诊治工作的,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线的建设者,2个多月以来亲眼见证了工程的推进与完善。和他们的工作相比,我做的事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也为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而感到自豪。
对比我所了解到的巴基斯坦的医疗状况,我觉得作为医患双方都应该为生在中国而感到幸运。在巴基斯坦学医是很昂贵的,仅此一条就把若干家境贫寒的人挡在门外了,而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立志到私立医院工作,他们国家并没有政府层面的医保,有钱人可以买商业保险,然后到私立医院接受高端的服务,穷人只能到公立医院接受最基本的治疗。疫情期间,这里核酸检测的费用约合人民币400元左右,可以占到工薪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何况还有收入更低为数众多的农民,所以他们的核酸检测也不可能“愿检尽检”,有症状的人大多数就是在家休养,国家也不会因为疫情而让诸多行业停摆,因为普通民众没有收入就意味着无法生存。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回首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都是在疫情防控中度过的,各行各业都因为疫情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何况现在也不是结束,疫情必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一些生活和行为习惯。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率先从疫情中走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开始逐步推进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而我们呼吸科也将于下个月开始重新开科,其他疾病不会因为疫情停下脚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日常工作对我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也凸显了呼吸病学和危重症医学的作用,我更应该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跟上专业领域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掉队。
医师节设立的初衷是“加强医师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医务工作者的关爱和寄望。结合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任重而道远。最后写下这个医师节的祝愿:愿患者的一声“节日快乐”能够安慰医者疲惫的心灵,愿医者的重视科普和防治关口前移能够减少患者无情的伤害,愿我们的医者仁心能够一直年轻,柔软,坚定向前!
(呼吸内科供稿 文/图 闫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