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作为神经内科的医生和内科党支部的党员,我被借调到发热门诊一线进行支援工作。无论白班还是夜班,总有不同症状的发热,或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来就诊,有时也会应接不暇。特殊时期,我能感受到每个发热患者内心的恐惧、焦虑和无助。所谓医者仁心,患者的恐慌心理可以理解,也需要安抚。每个发热的患者都是焦虑的,都怕“中招”,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不是那个什么肺炎吧?”。作为一线的医务人员,除了治病救人,还要为患者疏导情绪,消除恐慌。不仅要耐心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开具检查单和治疗方案,还要安抚患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要普及正确的疫情及防范知识。
2月23日夜间,诊室迎来一位男性社区工作人员,他管辖的社区有多名外地返京人员,是联防联控的重要战场。他每天负责管理多项社区工作,从正月初六以来一天都没有休息。就诊前两天他发烧了,家里还有老人小孩,恐怕自己“中招”又连累家人,很焦虑、着急。我边跟他了解病情,边安慰他,并嘱咐他先抽血化验,再去拍肺CT,不要恐慌,现在医院对新冠肺炎诊治方案已经成熟经验均较丰富,很快就会有结果的。检查结果回报,他的胸部CT提示肺外带有磨玻璃影,结合他近期接触过外地返京发热人员,请示院内专家组会诊,考虑新冠肺炎疑诊患者。后续我们对他进行了咽拭子取样送检,安排患者进入收拾妥当的隔离观察室,之后又把他转诊到定点医院继续观察。经过一周多的随访,患者目前排除了新冠肺炎,按照我给他制定的方案进行治疗,目前患者体温正常,病情明显好转,电话里我嘱咐他多喝水多休息,继续自我隔离,定期来我院复诊,他如释重负,并一再表示感谢。
接诊的还有一位附近餐厅的餐饮行业工作者,她忧心忡忡地带着公司领导来到发热门诊,她说自己今天上午测体温显示37.3℃,有点咽痛,她要求医生进行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公司让她出具健康证明,否则连宿舍都不让她住了。我边仔细询问她有无咳嗽、乏力等症状,边开化验,边宽慰她说:“先不要着急,现在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抽血化验和肺CT结果正常,与公司领导详细解释了这名员工情况,并建议监测体温。公司领导放宽了心,她本人也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在发热门诊值班的日日夜夜,对我来说,好像白驹过隙,但又感觉度日如年。因为怕上厕所影响工作,怕来回穿脱防护服浪费物资,每个班将近10多个小时的时间,几乎均包裹在防护服里,尤其是夜班,时间更长,要连续六、七个小时禁饮、禁食、禁厕,还要不停地说话、工作,前几个小时还好坚持,4、5个小时后就感觉岁月无比漫长,嗓子干,肚子饿得直叫,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当脱下隔离防护服和N95口罩时,面部已刻上深深的压痕,浑身都有些湿透。
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常常能收到来自医院领导和我们神经内科团队的温暖问候。医务处主任范磊经常关心我、叮嘱我做好防护,神经内科主任周国平和同事们常常发来信息担心我的健康,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邢少杰帮助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很开心有这么好的领导和同事,身为神经内科和医院大家庭的一员,我很感激感动。
面对疫情,想到自己和医院的战友们一起为国家做了一些事情,我觉得挺骄傲的。做为我院内科党支部的一名党员,用行动彰显自己的初心使命和担当。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各尽所能,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康,众志成城,携手打赢这场战役。
(神经内科供稿 文/图 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