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10-29 10:26:03 作者:本站编辑
您吸过烟吗?您知道香烟里含有哪些成分吗?您知道吸烟的危害有多大吗?为此北京电力医院呼吸科在门诊三层特开设戒烟门诊,每周三上午专家出诊,专门帮助戒烟者脱离吸烟的危害。
一支香烟内包括了超过40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有43种是致癌物质,所以每吸一支烟,等于同时吸入这4000种化学物质,令寿命缩短5-15分钟。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60多种致癌物质。全球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每6秒钟即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现在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因吸烟提早死亡。目前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7.4亿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危害,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烟草消费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我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
香烟中的焦油可刺激气管、支气管,令肺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感染。而烟草中的尼古丁是导致上瘾的成份。每支烟含1-1.5毫克尼古丁,其中24%由吸烟者抽烟时直接吸收,如果同时吸入60-70毫克会引致死亡。尼古丁可使血液粘性增加,令胆固醇积聚于血管内,增加血管闭塞的机会,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因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吸烟者容易患上胃溃疡。尼古丁还可阻碍氧气的输送。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可减慢血液循环、令脂肪积聚、血管闭塞、增加冠心病的机会。长期吸入的一氧化碳,会令血液中的氧份下降,使人容易气促,减低运动耐力和加速衰老。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可导致心脏、脑部等器官出现缺氧情况。吸烟是目前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这种自由基可损伤人体细胞。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也许有可能导致全身性的癌症、加速癌细胞生长、造成许多慢性疾病。
据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对34400名英国男性吸烟者追踪40年的资料分析,吸烟造成的致命性疾病约有40多种,其中仅癌症一类疾病就有多种,如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喉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膀胱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等。吸烟时,香烟烟雾大部分吸入肺部,小部分与唾液一起进入消化道。烟中有害物质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进入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在致癌物和促癌物协同作用下,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体内有关细胞的损害,引发细胞生长和调节失控,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研究发现烟瘾大者(≥25支/天)肺癌的死亡率是不吸烟患者的25倍(分别为415.2对16.9人/10万男性/年)。肺癌的死亡危险随吸烟支数增加而逐年增加。
吸烟也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可使COPD患病率增加2-8倍。吸入的烟雾能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及纤毛运动;刺激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使痰液增加;刺激迷走神经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则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破坏弹力纤维。吸烟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明显超过非吸烟者,最终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种疾病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最后可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而危及生命。
吸烟还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死亡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死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冠脉介入治疗后,吸烟可使急性心肌梗塞风险增加108%。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进一步增加。以上这些都可促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
学者弗莱明翰经过12年的研究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要比非吸烟者高4倍以上,猝死的发生率还与每天吸烟数成比率。追踪研究发现,戒烟组猝死的复发率为19%,而继续吸烟组为27%,有显著差别。吸烟所以易引起猝死是由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使心肌缺血缺氧,而致使心肌电生理活动不稳定。同时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又可使心肌室颤的阀值降低而更易引起心室纤颤。另外也可促使血小板凝聚功能亢进而易形成动脉内血栓。这些因素均促使猝死的发生。因此可以认为吸烟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子,戒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美国圣路易大学医学中心的对比研究:吸烟是缺血性视神经前部病变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一个显著危险因素。这是由于吸烟有增加纤维蛋白原的倾向,血小板凝集力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和血管收缩性增加,使视神经供血减少所致。这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视物质发暗、模糊,单侧上或下半视野缺损,甚至全盲。值得庆幸的是只要人们立即戒烟并坚持下去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性便会急剧下降,甚至与不吸烟者的该病发生率没有差异。
吸烟还可导致男子阳萎、不举、精液量减少、精子量减少、精子活动能力减弱,以及精力穿透卵子的能力减弱,不正常形状精子量增加而引起不育。
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及更年期提前。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发现大量不良的围产事件的发生与孕妇孕期吸烟有关。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液,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同时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缩,减少了胎儿的血供及营养供应,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吸烟致自然流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早产及胎儿生长异常等发生率增加,围产儿死亡率上升。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还对周围人群形成巨大损害。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吸入的有害物质多得多,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室内吸2支烟的污染比室外高20倍,同一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机会增加1.4倍,同2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机会增加2.3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女性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者的1.6-3.4倍。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能够导致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内毒素,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健康。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与其父母嗜烟程度密切相关。
吸烟同时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脏与循环系统、 眼睛、脑部、消化系统、皮肤、骨骼与肌肉系统等多种多样的严重疾病。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危害人类生存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缩短人类寿命的紧迫问题。为此联合国确定每年5月31日为全球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看成二十世纪的瘟疫。
为了自身健康,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了保护家人不受烟雾的毒害,请吸烟者不要犹豫,赶紧加入到戒烟者的队伍中来吧。
戒烟可为健康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戒烟20分钟,心率就会下降;戒烟1小时,血中的一氧化碳会降至正常;戒烟2-3周,肺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可有改善;戒烟1-9个月,咳嗽、咳痰及胸闷气短症状将得到改善,支气管粘膜纤毛功能可恢复正常;戒烟1年后冠心病风险可降至吸烟者的50%;戒烟5年后脑血管病风险降至正常人水平;戒烟10年后肺癌死亡率降至吸烟者的50%;戒烟15年后冠心病风险降至正常人水平。所以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由于单纯戒烟的成功率低,复吸率高,尤其对哪些吸烟成瘾的患者容易出现戒烟失败的情况。为此呼吸科特开设的戒烟门诊,每周三上午专门帮助戒烟者脱离吸烟的危害。2007版《中国临床戒烟指南》鼓励吸烟者除坚定自己戒烟的决心外,可考虑辅助戒烟药物帮助戒烟,能使戒烟者的戒断症状减轻,缓解对尼古丁的渴求,减少吸烟的快感,降低对吸烟的期待,最终成功戒烟。
(呼吸科供稿 文/图 郑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