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餐体位:躯干与地面成45°或以上角度,或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前驱,偏瘫侧肩部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
2.进餐环境: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使患者进餐时集中注意力,减少误吸。
3.特殊吞咽方法:①空吞咽:当咽部已有食物残留,如继续进食,则残留积累增多,容易引起误咽。因此,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②交互吞咽:每次进食后,饮极少量的水(1ml—2ml),既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出去残留于咽部的食物的目的。③侧方吞咽:咽部两侧的“梨样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病人下颌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以除去隐窝部的残留食物。④点头样吞咽:会厌谷是另一处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当颈部后屈,会厌谷变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继之,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编可去除残留物。
4.食物类型:一般先进浓流质饮食,不宜单纯使用易引起呛咳的温开水。随着吞咽功能的逐步改善及体能的恢复,逐渐将食物改成糊状及胶冻状,食物应密度均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此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鲜、香浓、味美及温度等,以利于刺激食欲和消化吸收。
以浓流质和半固体为宜,如:稠菜粥、豆腐脑、面条、饺子、馄饨等。
以糊状食物为主:将所有食物(包括主食、蔬菜、肉类、汤等)去骨后倒入食物粉碎机中制成类似蜂蜜稠度的糊状食物。
辅助制剂:可选择适合患者的口味的流质加入“凝固乐”增稠剂调制成密度均匀又有适当黏性的糊状或布丁状食物,可增加进食安全。
5.功能训练:吞咽训练如微笑、皱眉、鼓眼、舌运动等,加强唇、下颌、舌运动、软腭及声带闭合运动控制,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性,从而改善吞咽的生理功能。
(1)缩唇训练。嘱患者收缩双唇,模拟吸吮动作,然后张开口轻吸一口气,做鼓腮、吹气球动作,以使颊肌收缩有力。
(2)颊肌训练。患者坐起,护士站立在患者后方,双手手指并拢伸直,分别放于双侧面颊部,指尖位于口角外侧,令患者做微笑动作,再用冰块轻轻叩击偏瘫侧颊部,通过这种感觉刺激来促进颊肌的恢复。
(3)舌肌训练。指导患者将舌做前伸、后缩、左右摆动、旋转舔上下唇等动作,如患者舌不能运动,可用压舌板或汤匙帮助进行舌部运动,患者舌肌瘫痪严重时可由护士用纱布轻把持舌进行运动。
(4)软腭的训练。令患者发“啊”音,有利于软腭运动的恢复,因为发“啊”音时,软腭的运动类似于吞咽时软腭先上向后隆起变形的动作,并同咽后壁接触。
(5)吞咽反射刺激训练。用冰的不锈钢的勺柄或大头棉签湿水后放入冰箱冰冻后取出,伸进患者口腔刺激两侧黏膜、腭部、舌根及咽后壁,然后令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再刺激再吞咽,反复进行。
(神经外科供稿 文 马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