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个阿尔茨海默日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亚型,约占所有痴呆的60%。阿尔茨海默病以近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同时出现定向、判断、计算等认知功能障碍,可伴有精神状况、行为异常等,并且已对社交、职业与日常生活能力造成影响。我们熟知的里根总统、撒切尔夫人、光纤之父高琨晚年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曾经叱咤风云的他们也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记忆力。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或将达到4.5亿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4%~8%。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以及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养老危机,会成为未来压垮我国家庭的“隐形巨石”。《2019年中国城市养老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我国50-80岁的父母多数只养育了一个子女,由于子女工作节奏紧张、养育下一代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等原因,超半数的子女很难抽出精力照顾父母。这导致许多患病的老年人可能面临老无所依、空巢状态。结合阿尔茨海默的患病率及我国老年化情况,未来中国将有超过1800万个家庭遭受疾病的摧残。并且,阿尔茨海默的就诊率、规范治疗率小于30%,那么未来至少有500万家庭暴露在疾病的高风险之下。
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及重视,疾病的前兆——认知功能下降更是被许多人误认为“老糊涂”,近 85%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身或家认为老人记忆下降是自然衰老过程,没有必要治疗而延迟就诊。而这种忽视与误解终将成为加速患者死亡的推手。
世界阿尔茨海默日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什么是阿尔茨海默、怎样预防、怎样治疗,对该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如何早期筛查。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识别、早期进行医学及心理学方面的干预,为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心理情绪调试,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的发生及发展;给予已患病的老人持续关爱,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规范药物干预,延缓其脑功能的减退;为老人陪护者、家属提供专业的支持,帮助患者及家属提升生活质量等等一系列方法来减轻患者及家庭的负担,以保障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衰老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为了我们能够在老年时继续优雅的生活,保障每一个家庭的和睦安康,让我们从容面对阿尔茨海默,不再忽视它、回避它,让我们手拉手共同扬起生活的风帆,一起前行。
神经内科设有记忆障碍门诊
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地点:神经内科14、15诊室
(神经内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