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四季科普-992:人工气道的管理和并发症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8-01-29 17:29:44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通过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即有创机械通气。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以期对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本文简单介绍人工气道的管理及其并发症。

  人工气道的管理:  

  1.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气囊压力监测。维持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cmH2O-30cmH2O之间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及气管食管瘘,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2.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条件允许时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延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3.机械通气时应实施气道湿化。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粘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4.呼吸机管路可以每周更换一次,若有污染应及时更换,管路中冷凝水应及时清除。

  人工气道相关的并发症:  

  1.导管易位:插管过深或固定不佳,均可使导管进入支气管。因右主支气管与气管所成角度较小,插管过深进入右主支气管,可造成左侧肺不张及同侧气胸。  

  2.气道损伤:困难插管和急诊插管容易损伤声门和声带,长期气管插管可以导致声带功能异常,气道松弛。  

  3.人工气道梗阻:人工气道梗阻是人工气道最为严重的临床急症,常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导管扭曲、气囊疝出而嵌顿导管远端开口、痰栓或异物阻塞管道、管道坍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气管侧壁或支气管。

  4.气道出血:气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气道抽吸、气道腐蚀等。  

  5.气管切开的常见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指气管切开24h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1)出血  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更高。出血部位可能来自切口、气管壁。气管切开部位过低,如果损伤无名动脉则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2)气胸  胸腔顶部胸膜受损的表现,胸膜腔顶部胸膜位置较高者易出现,多见于儿童、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  

  (3)空气栓塞  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与气管切开时损伤胸膜静脉有关。由于胸膜静脉血管压力低于大气压损伤时空气可被吸入血管,导致空气栓塞。患者采用平卧位实施气管切开有助于防止空气栓塞。  

  (4)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是气管切开后较常见的并发症。颈部皮下气肿与气体进入颈部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有关。由于颈部筋膜向纵隔延伸,气体也可进入纵隔,导致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本身并不会危及生命,但有可能伴发张力性气胸,需密切观察。

  后期并发症指气管切开24-48h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主要包括:

  (1)切口感染很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感染切口的细菌可能是肺部感染的来源,加强局部护理很重要。  

  (2)气管切开后期出血主要与感染组织腐蚀切口周围血管有关。当切口偏低或无名动脉位置较高时,感染组织腐蚀及管道摩擦易导致无名动脉破裂出血,为致死性的并发症。  

  (3)气道梗阻是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气管切开管被粘稠分泌物附着或形成结痂、气囊偏心疝入管道远端、气管切开管远端开口顶住气管壁、肉芽增生等原因均可导致气道梗阻。一旦发生需紧急处理。  

  (4)吞咽困难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与气囊压迫食道或管道对软组织牵拉影响吞咽反射有关。气囊放气后或拔除气管切开管后可缓解。  

  (5)气管食道瘘偶见,主要与气囊压迫及低血压引起局部低灌注有关。Granja在一项95人的前瞻临床试验中得出结论,认为每天3次监测套囊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狭窄。  

  (6)气管软化偶见,见于气管壁长期压迫,气管软骨退行性变、软骨萎缩而失去弹性。

  

(手术麻醉科 供稿)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北京电力医院管理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