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过敏不注意,有可能发展成哮喘!在孩子初发过敏疾病时就及时治疗,并尽量预防过敏的再次发生,是父母在这个秋天的一堂必修课。秋季草木凋零、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较小、浮尘相对较多,空气中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尘螨、灰尘量大大增加,这些很容易导致孩子过敏。再加上秋季气温下降,局部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常见的儿童过敏症状:
1.过敏性鼻炎
通常会发生在暴露的皮肤上,如脸部、颈部、腹部和四肢。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风团,严重时还会伴有液体渗出。儿童皮肤过敏中,湿疹是较为多见的现象。
2.过敏性皮炎
通常会发生在暴露的皮肤上,如脸部、颈部、腹部和四肢。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风团,严重时还会伴有液体渗出。儿童皮肤过敏中,湿疹是较为多见的现象。
父母早预防,让孩子远离过敏
如果孩子曾发生过敏,家长一定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在饮食、生活环境和行为举止上多加留心。比如写食物日志排查食物过敏原,停止食用含有过敏诱发因子的食物: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到花草树木多的公园或郊外去;内衣裤以柔软宽松的棉布衣服较为理想,选用温和、碱性小的洗涤用品等。
父母选对药,帮孩子战胜过敏
由于过敏性疾病的复发性和间歇性,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家长应根据病情严重性、孩子的年龄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家长可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抗过敏药物。
1.过敏性疾病是全身性的疾病,应当进行全身治疗。局部用药无法全面控制症状。
2.选择副作用小的新一代抗组胺药物,不影响孩子的认知功能和生长发育。
3.为孩子选择他们容易接受的药物。如水果口味,并选择药效持久的药物减少服用次数,以免漏服影响疗效。
(儿科供稿 文/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