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为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感染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产后哺乳期常见疾病,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多见于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也可见于产后4个月,甚至1年以上,可能与哺乳期延长有关。细菌可由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到乳腺实质至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化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急性乳腺炎是怎么得的
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对您在乳房保健及对本病的预防方面会有很大帮助。首先,产后妇女全身抵抗力低下,防病能力降低,此时,造成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阻,乳汁滞留于导管内,乳房结块疼痛。由于乳汁富含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成为了细菌良好的培养基。造成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汁分泌过多,婴儿吸吮奶量少,使乳汁不能完全排空。②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等),婴儿吸吮困难。③乳管不通,乳汁流出受阻,可能跟乳腺、乳管发育不良有关。产后饮食不当,营养过度,高浓度的脂肪饮食使乳汁稠厚,可使尚未完全扩张的乳腺导管内乳汁脂肪堵塞。④产后精神刺激,植物神经紊乱,调节功能障碍,使乳腺导管痉挛水肿。
第二个原因是细菌的直接侵入。如:①初产妇乳头皮肤娇嫩,婴儿用力吸吮和咬嚼乳头,致使乳头破裂,细菌由破损处侵入。②婴儿口含乳头而睡或婴儿患有口腔炎,致病菌可直接经乳头进入导管。③长期哺乳,母亲个人卫生差。④其他部位的感染,细菌由血行进入乳房形成感染。
以上因素均可致细菌侵入,并沿淋巴管蔓延到乳腺组织及其间的脂肪组织,在充满乳汁的组织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继之形成脓肿而至乳腺急性化脓性惑染。另外,机体对毒素的吸收还可引起全身发热、不适等反应。
二、得了急性乳腺炎有哪些表现
急性乳腺炎开始时,感觉乳房肿胀、疼痛,哺乳时加剧,乳汁排出不畅。患处可出现界线不清的肿块,触痛明显,表面皮肤红、热。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炎症继续发展,患侧乳房局部肿块逐渐增大、变硬,上述症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程度加剧,多数病人常因疼痛严重而影响休息,坐卧不宁,甚至难以入眠。此时,可伴有头痛、发热、寒战、脉率加快、大便干燥等。数日后,炎性肿块开始软化,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也可出现搏动性疼痛。此时提示已化脓。表浅脓肿容易发现,若为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发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感不明显,须经穿刺才能确定。乳腺脓肿可是单房的,也可是多房的;同一乳房也可先后不同时期形成几个脓肿。表浅脓肿可自行向外破溃,或穿破乳管自乳头流出脓液。破溃出脓后,脓肿引流通畅,可消肿减痛,也可形成乳瘘;深部脓肿可向外破溃,也可向深部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急性乳腺炎常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触痛,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严重者可形成脓毒败血症。
三、急性乳腺炎怎样治疗
在刚刚出现红、肿、热、痛时及早有效地治疗,可使炎症得以消散,免去病人化脓、开刀之苦,缩短病程。因此,出现了乳房早期炎症表现时,要及早就医。
△急性乳腺炎早期,首先要解除乳汁淤积,努力设法使乳管再通,可用吸乳器或细针探通,排空乳腺内的积乳。如果感染不严重,可允许婴儿哺乳,乳房用乳罩托起。如感染较重,应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净乳汁,以保证婴儿健康。
△按摩:涂少量滑石粉或婴儿粉等润滑剂于患乳,用左手拖住患乳,右手五指并拢,沿乳管分布方向从乳房胸壁端向乳头进行反复梳理,轻柔推拿,把淤积的乳汁逐渐推出,同时轻轻揪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乳管。每次按摩10~ 20分钟。切勿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
△物理疗法:发病早期炎性包块不大且无波动时,使用微波、超短波、红外光等进行理疗对细菌抑制,可起到消炎作用并能增强局部组织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使病变消散,闭塞的乳管消肿后,可至乳管通畅。
△局部热敷,每次20~ 30分钟,严重者可用25%硫酸镁外敷。
△手术引流
四、怎样预防急性乳腺炎
对于乳房的保健工作来讲,并不是要等到妊娠、哺乳期才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不仅对于女性显示饱满、挺拔的乳房,保持优美的身姿是必要的,也是为预防哺乳期乳腺炎和保持正常哺乳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口号是:关爱女性,从关爱乳房开始
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甲1号
医院邮编:100073
联系咨询电话:010-63502055 、 010-63502051
来院路线:地铁9号线六里桥东C口出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