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分娩期由于子宫的收缩的干扰、睡眠的不足、屏气、精神紧张等都需要消耗比较多的体力和能量,孕妈妈胃肠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蠕动功能也减弱,吃进的食物从胃排到肠里的时间(胃排空时间)也由平时的4小时增加至6小时左右,极易存食,影响了胃口,加上分娩对体能消耗很大,需要营养的及时补充,为了保证孕妈妈在分娩期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就不能忽视分娩期饮食的安排,饮食应该注意能量的供应,否则会造成产力乏力而引起难产。
分娩期孕妈妈的饮食以富于糖分、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的为好。应少量多次进食,吃营养价值高、产热量高、少渣、半流质、易于消化、新鲜而且味道好的食物。根据孕妈妈自己的爱好,可选择蛋糕、面汤、稀饭、肉粥、藕粉、点心、牛奶、果汁、苹果、西瓜、桔子、香蕉、巧克力等食物,可少吃多餐。分娩过程中消耗水分较多,所以孕妈妈应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包括应多吃含水分较多的流质饮食:大米粥、面条、鸡蛋汤等,也可由果汁、水果、糖水及白开水补充。但是孕妈妈需要注意既不可过于饥渴,也不能暴饮暴食,否则会加重胃肠负担,每顿吃1个鸡蛋足够,可再搭配些其它食物。最好不吃不容易消化的油炸或油性大的食物,不易消化。
★孕妈妈分娩前饮食的原则是什么?
少吃多餐,孕妈妈在临产前胃肠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蠕动功能也减弱,进食的食物从胃排到肠里的时间也由平时的4小时增加至6小时左右,易存食。这时候不应该吃过于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孕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天进食4到5次,做到少吃多餐。
进食多样化,孕妈妈身体对饮食中的营养吸收是有限制的,进食不能过度,饮食中营养过盛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食物的量适可而止。
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降低分娩风险,据报道身体中缺乏维生素C的孕妈妈孕晚期容易胎膜早破,分娩的危险大大增高。有实验证明,加强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保持白血球中的营养,有助预防胎膜早破。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包括大部分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分娩期孕妈妈如何进食?
临产相当于一次重体力劳动,体力的消耗很大,消化能力减弱,食物在孕妈妈胃内存留时间长,不觉饥饿,加上阵痛往往不想进食,个别孕妈妈甚至恶心、呕吐,更不想进食,有的孕妈妈情绪激动,不吃东西,甚至不喝水,加剧了宫缩乏力。如果孕妈妈进食不足,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风险增加,还会造成孕妈妈身体的脱水引起全身循环血容量不足,供给胎盘的血量减少,引起胎宝宝在宫内缺氧,胎心变化,增加了剖宫产的几率。
应鼓励孕妈妈在宫缩间隙时,间断性地摄入一些清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食物以增加热量为主,多水分且易于消化的食物。推荐高能量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糖及自己喜欢的饭菜,如果孕妈妈实在不能进食时,也可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来补充身体能量。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临产后身体出汗多,不好好进食、喝水更容易引起脱水的情况发生。
★第一产程中孕妈妈的饮食如何吃?
第一产程占分娩过程的大部分,时间较长,尤其是前半期,由于孕妈妈的肠胃道消化、吸收功能均减弱,加上阵痛、孕妈妈睡眠、休息和饮食均受影响,精力、体力消耗大。可能有呕吐,产程延长时可出现肠胀气,此时应鼓励孕妈妈尽可能吃些东西,以保证下面的产程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
食物以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如面条、饼干、蛋糕、面包、粥等。一些吸收快的食物,如巧克力、人参粉等,可增加能量及力气,供给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在孕妈妈胃内停留时间短。蛋白质与脂肪则在胃中停留时间比较长,可能在宫缩紧张时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建议孕妈妈吃一些清淡、软、热量略微高的食物,例如:西瓜汁、葡萄汁等含糖饮料,
★第二、三产程中孕妈妈的饮食如何吃?
接近第二产程时,饮食应该以流质、半流质为主,结合孕妈妈的饮食喜好,以稀软、清淡、易消化为主,如面包、饼干、糕点、面片、挂面、果汁、水果、藕粉、热糖水或肉汤粥等,并少食多餐。如没有食欲,不必勉强,以免导致呕吐。
第二、第三产程较短,多数孕妈妈不愿进食。如进食可喝些果汁等流质,以提供能量。如果产程较长,孕妈妈若不进食,应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以免胎儿出现危险和身体脱水情况的发生。
在产程中的各阶段均需要多喝白开水。
(妇产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