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的资料,全球5700万例死亡中约有3600万例系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包括约900万名未满60 岁的死亡者。这些死亡案例,近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30年,这类疾病每年将夺走5200万人的生命。
据《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的73.06%。
2011年9月19至20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提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
从广义上讲,慢病指由于长期紧张疲劳、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害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而逐渐积累所发生的疾病。慢病是一组潜伏时间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且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所以,慢病具有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个人生活方式对发病有重要影响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慢病是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而预防的。因此,在当今的社会现实前提之下,从政府到社会普遍认识到,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重病轻防”的健康服务理念存在弊端和偏差,“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大健康理念越来越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普遍认可。
健康是可以管理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与此相对应,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显著减少,而由于不良饮食习惯、不平衡膳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
遵循大健康理念,健康管理愈加受到重视。
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过程。追溯我国中医记载,也不难看到健康管理的思想火花——“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欲病, 下医治已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
当今社会,透支明天的工作方式成为普遍现象,“过劳死”、“亚健康”、“压力”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社会问题。作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健康管理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模式之上,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 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就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需求、疾病、灾难性病伤、残疾、综合的群体健康进行管理, 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与疾病的风险评估, 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90%与10%
人力的健康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 而是与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连接在一起。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人才激烈竞争的背景下, 最重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健康人”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 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而这无疑要取决于适宜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才队伍。
通过健康管理, 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实施健康跟踪及健康咨询, 根据健康档案分析、分类, 进行合理的工作方式的选择、生活方式建议及健康提醒, 缓解人力亚健康状态, 实现个人健康的良性循环, 对于降低企业员工猝死率、降低健康风险、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实际意义。
美国的健康管理研究成果表明, 依靠这种强有力的措施可保持或改变人群的健康状态, 使人群维持低水平的健康消费。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艾鼎敦博士指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 即90%和10%。具体地说,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 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可见, 健康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 也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 其目的在于使我们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文/北京电力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