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党建引领
互联网医院
教育教学
党建引领
互联网医院
医院新闻 媒体聚焦
医院新闻
故事汇-24:北京电力医院看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访之路——让爱传递,守护生命之光(一位社区“精防大夫”的日记)
发布者:党建部 时间:2025/11/20

   “小刘大夫,谢谢您!”

   “姑娘,又给你添麻烦了……”

   一句感谢,一声叹息,就像粗粝的砂纸,每天在我心口上来回磨。磨得生疼,也磨得发亮。

   我叫刘佳,北京电力医院看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做了17年临床工作,2024年转岗“精防”。辖区常住人口9.6万,目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管理325人。

   别人眼里,我们是“敲键盘、填表格”的社区大夫;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敲门、敲心”的人。

   一、上午8:00——“12345”背后的尖刀

   11月5日,立冬第二天,风像没关紧的刀口。

   社区民警一条信息传过来:

   “我管片辖区某男,因取暖费差价打12345,扬言要去天安门‘讨说法’,本人有精神病史,请立即介入!”

   “个案小组”瞬间集结——我、民警、居委会专干,三个人、一颗心。

   门敲了三次,才裂开一条缝。

   屋里冷得像个冰窖,墙皮张着嘴,暖气片哑着嗓子。

   女主人攥着衣角,眼神空洞;男主人坐在床边,床铺上横着一把菜刀。

   “凭什么我家3块2?邻居才2块8?”

   他声音劈了叉,像钝刀砍在骨头上。

   我蹲下来,视线与他平齐,轻轻按住他攥刀的手背——那只手抖得像风里的枯叶。

   叔叔,我们不是来评理的,是来帮您的。您拨12345,一定是走投无路了——这事我们懂,也心疼。可再委屈,也得先顾好身子。昨晚睡的好吗?药,一顿没拉下吧?”

   一句话,他眼眶红了。

   “我……我半年没复诊了,药是媳妇代开。”

   “那就对了,药跟不上,情绪才失控。咱们今天就去复诊,警车给您开道,我们全程陪着,咱先把自己照顾好,再谈暖气费,行不?”

   沉默了整整三秒,他骤然笑出声来。菜刀被轻柔地放回桌上,我们心头的重石终于落地。

   出门时,女主人追出来,眼含热泪表示感谢。

   风还是冷,可我知道,今天没白跑。

   二、下午14:00——老党员的苹果

   刚回中心,水还没喝一口,宛平社区来电:

   “80多岁老党员奶奶,档案需迁入你中心,家属请求家访。”

   地铁转公交,再爬六层老楼,门口已摆着三把擦得锃亮的小板凳。

   奶奶穿着旧呢子外套,党徽别在领口,像一枚不肯褪色的太阳。

   她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她右边——那是“自己人”的位置。

   “闺女,我脑子有病,可心没病,党费我月月交,组织生活我次次去,不会给你们添乱。”

   一句话,把我眼泪逼到鼻尖。

   我掏出协议,一条条念给她听:

   “奶奶,以后药费补助由我申报,电话我接,有事您直接找我,24小时不关机。”

   她听完,颤颤巍巍从柜子里摸出一个红苹果,塞我怀里:

   “这是国庆发的,我一直舍不得吃,给你留的,甜。”

   苹果不大,却压得我胳膊发沉。

   下楼时,家属执意开车送我们。

   后视镜里,奶奶站在窗口敬礼,党徽闪着光。

   我抱着苹果,像抱着一颗不会熄灭的心。

   三、天黑之后——把光带回去了

   回到看丹中心,天已擦黑。

   我把苹果放在办公桌上,打开电脑,将今天的两户人家录入系统:

   屏幕蓝光映在苹果上,像给它镀了一层银。

   同事笑我:“跑一天,就换一个苹果,亏不亏?”

   我摇头——

   那个红苹果,是325个家庭递给我的“火把”。

   我得举着,继续敲门,继续前行。

   家访之路,荆棘比繁花多。

   有人拿刀迎你,也有人拿苹果送你;

   有人把门关死,也有人把党徽擦亮。

   我们成不了救世主,却可以做“守护者”

   小刘大夫,不过是一个穿护士服的普通人。

 

(看丹中心供稿  文/图  张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