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主办的“神经内科医师临床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第六期——“血管性认知障碍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论坛聚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助力神经内科学科建设及业务技术新拓展。
神经内科主任周国平担任论坛主席,强调了血管性认知障碍在老年人群中的高发性与诊疗的重要性,指出本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学术交流,持续提升医师的科研能力与临床诊疗水平。会议全程由神经内科副主任孙太欣主持。
论坛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马高亭教授做专题报告。马高亭以《急性缺血性卒中全程管理现状与进展》为题,系统梳理了卒中管理的最新科研进展,重点分享了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急救的现状,以及目前针对院前急救的研究进展,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几个研究,为大家的临床科研提供了宝贵思路与方法学指导。
医院神经内科许岱昀主任医师以《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进展与展望》为题,深入解读了VCI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及治疗和预防管理;刘颖副主任医师围绕《血管性认知障碍精准干预》展开讲解,介绍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针对性治疗和脑保护治疗的现状。
在讨论环节,神经内科医师就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疗现状、未来科研方向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多位医师表示,马高亭教授的讲解为其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科研路径与方法支持。
孙太欣主任医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内容既有科研深度,又贴近临床实际,特别是马高亭教授的分享为北京电力医院医师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以及血管性认知障碍领域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神经内科持续传承学习型科室建设的优良传统,“神经内科医师临床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将继续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助力科室与医院高质量发展。
(神经内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