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然而孙师傅夫妇却陷入了焦虑——孙师傅已经间断发热近1月了,还伴有反复的咳嗽咳痰,起初没当回事,以为就是受凉感冒,自己口服了抗生素,可谁知症状越来越严重,伴随食欲下降,四肢乏力,孙师傅赶忙来到北京电力医院急诊输液治疗,检查过程中才发现血常规提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系减少,住院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次咯血,这可吓坏了孙师傅,立即转入血液内科治疗。
接诊孙师傅的是张博主治医师,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工作近10年,经验丰富,年轻有为,面对孙师傅的状况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临床工作中,发热待查一直是内科范畴里的一个重点、难点,不同病因导致的发热,表面看起来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如何进行鉴别,明确诊断,考验着临床医师的能力和水平。
张博仔细进行问诊和查体,掌握了孙师傅的病史和检验结果,为他定制了一套详尽的检查方案,覆盖了鉴别诊断的诸多方面。
孙师傅门诊胸腹CT检查提示可疑淋巴结肿大,经肿瘤标志物检验及PET-CT检查,暂时排除了肿瘤性发热。继续完善抗核抗体谱等自身免疫性相关检查,暂时排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发热。孙师傅入院时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并出现过咯血情况,张医生考虑也可能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并为其安排了骨髓穿刺检查,她向孙师傅详细解释了病情,并嘱咐他密切的随诊观察。
历时1周,终于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痰液二代测序明确了病原菌感染,针对检验结果制定了可覆盖已知病原体的抗细菌、抗真菌联合抗病毒方案;随着治疗的推进,孙师傅的最高体温在一点点下降,每天发热的时间也一点点缩短,咳嗽咳痰症状也在一点点减轻,入院第10天孙师傅24小时的体温都稳定在正常范围,他们夫妻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到了要出院的这一天,孙师傅夫妇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锦旗,热情地要与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合照留念。回想这半个多月的治疗经过,夫妇俩表达了感激和喜悦之情,感恩遇见医术高明的医生,受到全科护士的关爱,特别高兴自己这么快就康复,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尽情享受春天。
医者仁心,面对焦虑的患者、复杂的病情,医者需要沉着应对,抽丝剥茧,通过一点一滴的线索找寻疾病的原因,从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获得健康。正如血液科科训:您的健康,我的责任。血液内科全体人员将时刻谨记,自觉践行,不断努力,收获更多病患的认可和笑脸。
(血液内科供稿 文/图 余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