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中旬,我接到通知,前往丰台区某隔离酒店执行入境人员隔离任务。做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接下了这项任务,我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疫情当前,为社会为国家出一份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接下任务后,我简单和家人说了一下情况,孩子的爷爷奶奶和我爱人让我放心去,家里由他们全权负责。出发前一周,我的右脚踝扭伤了,这次扭伤是新伤加旧伤,CT显示韧带撕脱,而且带下来一个骨片,属于轻微骨折,为了尽快康复,我迅速按RICE原则处理伤脚,使脚踝尽快消肿,同时我向负责这项工作的医务处汇报我的情况:脚崴了,需要几天恢复,但很想去执行这次任务。隔离点的工作组商量以后让我承担隔离点的数据信息组工作。
入境人员情况复杂,有回家的留学生、海外务工人员,也有回国休整的运动员,其中有少量在国外没有检测出的感染者。因此,隔离点虽然没有硝烟,却是名副其实的战场,是除隔离病房、病毒实验室之外风险最高的场所,也是抗疫桥头堡,守护着首都人民的安全。
入驻的第一天,隔离点的常驻人员就带我们参观了这里的临时党支部,向我们讲述了历届驻点医疗队党员敢担当、勇担当的事迹,告诉我们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让我感受到抗疫最前线党旗的力量和温暖。医院的带队组长刘文洪,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党员,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也和我们一样,义不容辞的参与到抗疫第一线,早起晚归,操心工作,关心我们,没有一丝倦怠,她这种勇担当、有作为的精神极大的感染、鼓励了我,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要为医院争荣誉、要为社会做贡献。
有了目标就要付诸行动,在行动中接受考验,在工作业绩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在隔离点承担的数据信息工作,这是贯穿入境隔离点整体工作的一条主线,不仅要每日汇总上报每批次入境人员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核酸检测情况;还要制定在观的15批次人员的核酸检测计划,每日按采样计划做好采样表、采样管,其中的身份证号码、房间号、姓名、电话号码、采样条码号必须完全对应正确,分别打包好送到不同住宿楼的不同楼层,整个流程不能有任何错误,否则会给医疗队带来很大的麻烦。
此外,还要按照北京市现行收费方案,采集入境人员核酸检测收费发票信息,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接。500多名在观人员解除隔离观察相关证明材料的开具,轮值隔离点内170名工作人员的采样工作,调取各组长需要的各种数据表格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尤其是11月30日某航班187名旅客有阳性报告以来,连续4次大规模做“三样本核酸采样”,给我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由于拿到检测报告的时间往往是夜里10点以后,如果有阳性病例,第二天早上8点就要大规模采样,我这边必须连夜准备采样表和采样管,白天要为另外14个航班的正常采样做准备工作,每天上午还要上报当日数据。隔离点的生活条件比不上在家,工作也比较艰苦,但在我看来,越是重要关头、越见精神品质,越是关键时刻、越显担当作为。
驻点医疗队中来自兄弟医院的队友多次感叹:幸亏电力医院把王铮这样的专业人员派过来,不然按照这次的工作量,不知道大家要费多少事、熬多少夜!驻点工作的三十多天里,北京电力医院派出的14名兄弟姐妹们互帮互助、团结一心、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有困难大家一起上,不仅圆满完成了医院交办的任务,还给隔离点所在的南苑街道留下深刻印象,南苑街道工委特地给我们电力医院发了表扬信和喜报,表彰我们在隔离点的出色工作。我本人也获得了该集中医学观察点“抗疫服务标兵”的称号,为医院为科室争得荣誉,展现了北京电力医院疾控人的风采。
壬寅春节前,我已经结束隔离休养回到工作岗位上,新的一年我要再接再厉,把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成熟稳重的精神带回科室,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争取为科室做更多的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运营做更大的贡献!
(疾控处供稿 文/图 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