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我院心脏血管外科介入团队采取经皮外周腔内血栓旋切技术(Straub Rotarex),成功为陈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清除了血管内的陈旧血栓,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治疗下肢动脉栓塞方面跃上了新的台阶,填补了医院的空白。
75岁的高龄患者来自广西,有多年的房颤病史,左下肢动脉栓塞2月余,左小腿以远凉、麻,步行不足100米就会出现小腿的酸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经查,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显示左侧股浅动脉、腘动脉闭塞,当地医院建议手术切开取栓,病人拒绝传统手术,经人介绍来到北京电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就医。
黄金洪主任带领团队分析讨论病例:该病人为慢性下肢动脉栓塞,病史2月多,血栓陈旧,常规开刀切开取栓一方面病人不接受,另一方面,血栓陈旧取栓效果不佳。因为血栓陈旧,介入导管溶栓不理想。我科引进的经皮外周腔内斑块旋切系统(Straub Rotarex)是清除外周血管血栓的“利器”,利用器械尾端马达每分钟4万转的转速形成负压,配合Rotorex旋吸导管将患者血管内的血栓切碎并吸出体外,能清除3个月以内的血栓及软斑块,非常适合该病人,因此决定选择血栓旋切手术。
在导管室杨云护士长及技师阮剑洪的配合下,黄金洪主任、董建德主任医师、崔水森主治医师局部麻醉下为患者实施血栓旋切手术,seldinger技术顺行穿刺股动脉,使用腔内斑块旋切系统(Straub Rotarex)顺利清除下肢动脉内陈旧血栓,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手术结束后封堵器封堵穿刺点,完全做到了微创治疗。手术前后用时不足1小时,术后患者下肢皮温转暖,麻凉等不适症状消失。
下肢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诊病症,发病急、危害大,严重缺血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开通栓塞的血管,可能会发生下肢急性坏死,甚至危及生命,通常需要在全麻或复合麻醉下急诊股动脉切开取栓,恢复下肢血运。但该手术可能发生伤口感染、神经及组织损伤、甚至淋巴漏等多种并发症。随着血管外科腔内技术进步及腔内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多种腔内血栓/斑块切除装置问世,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清除血管内的血栓及斑块。
血管外科作为外科中的新兴学科,以腔内介入治疗为基础和特色,近20年来取得飞速发展,腔内介入治疗因创伤小,疗效佳、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迅速被广大患者所接收。北京电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紧跟学科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腔内血管介入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经开展了: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胸腹主动脉及髂动脉瘤腔内隔绝、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支架植入、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下肢动脉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下肢动脉机械血栓清除、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清除及髂股静脉支架植入、血液透析通路并发症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肿瘤栓塞化疗、咯血及消化道出血栓塞、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等,使我院血管外科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在北京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心脏血管外科供稿 文/图 董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