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不一定会引起肺炎,只有肺炎支原体侵入肺组织时,才可能出现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其潜伏期为2-3周,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陈发性干咳,咳少量白痰,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部分患儿可有咽痛、胸痛、胸闷等症状。常因对症药物难以缓解、病程长而反复就医。血检报告支原体IgM阴性不能除外支原体感染。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表现为以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为范围的流行态势,病人多为5-40岁的少年儿童和青壮年。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等。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治疗完全无效。18岁以上可以口服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因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高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建议8岁以下儿童按公斤体重口服阿奇霉素,8岁以上儿童还可选择口服四环素类药,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若病程中出现发热、咳痰量多、胸闷憋气或者一般状态差,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呼吸内科供稿 文/图 王慧娟 耿敏姝 专业指导/李红梅)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