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春季来临,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出血啦。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CT可以确诊。下面,我们主要来了解下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时期的CT表现。
1.急性期
血肿密度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CT值55-90Hu,这与血红蛋白对X线的吸收高于脑实质有关,且外溢血液因容积较大,故在CT上显影。血肿形态多为肾形,其次为类圆形、不规则形。血肿周围低密度水肿,第1d内可不出现, 以后逐渐明显,出现占位效应,这与血肿内血凝块收缩以及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水肿有关。
2.吸收期
血肿内红细胞破坏,随着血红蛋白的分解,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小的血肿(体积<5ml)密度下降较快,20d或更早就变成等密度,大的血肿在第3-5周变为等密度至低密度。演变过程为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表现为血肿周围低密度影逐渐扩大,边缘模糊,同时中心区密度逐渐降低,血肿周围水肿在出血2周内最明显,范围最大,占位效应较重,以后水肿及占位效应逐渐减轻。
3.囊变期
坏死组织被清除,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及胶原纤维愈合;大的血肿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样密度,基底节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 CT检查快速、方便、准确、安全,一经CT检查确诊,无需再作其他检查,为患者争取时间及时治疗;CT检查直接显示脑内血肿大小、数目及准确部位,并可计算出血肿体积和出血量; CT除了可准确发现血肿的位置、大小及范围,并可观察其动态变化,根据血肿不同时期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判断血肿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使治疗方案的制订更为合理。
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外科在脑出血治疗领域经验丰富,是北京市5家“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之一。针对不同脑出血类型,采用显微镜下开颅术、神经内镜、导航下穿刺碎吸术等各种术式,效果显著。
(神经外科供稿 文/图 赵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