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丧失在老年患者中常见,是身体功能衰退的常见表现,约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失能性听力丧失。不仅会导致听觉言语交流障碍,还能影响患者的情绪情感,引发虚弱感、孤独感、猜疑感、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隔离现象,并影响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早期评估及干预。
老年听力丧失患者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除听力下降外,神经系统疾病及衰老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可引起语言理解障碍,因此除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外,使用言语测听评估患者的言语听阈及言语识别能力更为重要。言语识别率较高的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帮助较大,而识别率低的患者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达到改善交流的目的。
对老年人听力保健及健康教育有以下建议:
1.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蔬菜类食物,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可延缓老年性聋的进展。
2.注意避免噪声,持续噪声或强声刺激会损伤内耳器官,佩戴助听器时应适当控制音量。
3.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易引起听力下降。
4.加强对老年人听力下降所致的潜在风险进行防控,如过马路时需多注意,家庭中安装烟感器等。
5.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健康宣教,懂得理解,学习与听力障碍老年人的交流方法,比如减慢语速,重复重要信息,多使用容易理解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并且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尽量去理解和包容。
6.进行原发病的诊治,选择合理的干预方法,可进行听力康复训练,效果不佳时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早期识别和干预老年听力障碍能够改善言语交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并且可以通过改善听力障碍来进行言语训练康复,以进一步改善言语功能及认知能力,减缓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衰退。
(康复医学科供稿 文 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