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四季科普1205:视觉障碍康复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21-01-05 16:09:36

  视觉障碍常见于由眼科及神经科疾病等导致,对阅读及日常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老年患者常见于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的黄斑退行性变、糖尿病性食物网膜病变,以及脑损伤引起的偏盲等。青中年患者多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儿童患者可见于先天性疾病如白内障、白化病,早产,或神经源性疾病(早产性视网膜病变、缺氧或感染后皮层性视力丧失),脑瘫患儿中视觉障碍也多见。

  1、视觉障碍的类型: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球运动障碍,视知觉障碍。

  2、视觉障碍损害:影响阅读,影响日常生活,增加跌倒、骨折风险。

  3、视觉障碍患者就诊指导:就诊于眼科评估视觉障碍的类型及程度,神经源性疾病引起的需要进一步就诊至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行专科评估及诊治。很多患者在眼科及神经科诊治后,原发疾病得到治疗,遗留的视力丧失等视觉障碍却是不可逆的,这些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视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4、视觉障碍康复:主要分为两类:(1)使用助视器及增视力技术等;(2)使用视觉恢复策略及代偿策略。

  (1)增视力技术:照明技术,放大技术,改变对比度技术,减少闪烁技术,扩大视野技术。

  (2)视觉替代技术:使用导盲杖、有声装置等增加患者移动能力的装置。录音书、特殊阅读装置、具有语言输出的计算机等技术。

  (3)视觉恢复策略:针对视野缺损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残存视力,提高阅读、定向、搜索能力等,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视觉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多为不可逆性,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可进一步在相关机构及康复科进行咨询指导,以获得改善和提高。

  

                                                                              (康复医学科供稿  文/图 丁静)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