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二、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
PD的基本特征是震颤、运动徐缓和肌强直。第4个特征,即姿势不稳,也常被提及,但是这种症状通常直到病程较晚期才会出现,因此没有被纳入任何一个已发布的PD诊断标准中。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似乎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1.震颤:多见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明显,手指表现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运动)。震颤早期常在静止时出现,作随意运动和睡眠中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晚期震颤可呈持续性。
2.运动徐缓:运动徐缓是全身性的动作缓慢,约80%的患者在PD发病时存在运动徐缓。这可以说是PD患者失能的主要原因,最终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患者会有运动障碍的症状,这大多与肌肉僵硬有关,比如发音肌僵硬会引起说话不清楚,手指肌僵硬会让患者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3.肌强直:肌强直是指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见于75%-90%的PD患者。伸肌、屈肌张力均增高,被动运动时有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感,分别称为齿轮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
4.姿势与步态异常:面容呆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姿势不稳是由中枢介导的姿势反射受损导致的一种不平衡感和跌倒倾向,带来显著的损伤风险。
5.其他症状:
(1) 思维、情绪和记忆力改变:抑郁和焦虑十分常见,发生健忘,严重的可以到痴呆程度。
(2)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生动的梦境、噩梦和白天思睡。
(3) 便秘:50%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便秘。
(4) 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
(5) 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错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6) 疼痛:各种形式的疼痛十分常见。
(7) 疲乏:即感觉精疲力竭,正常的工作或是活动能力减退。
(8) 嗅觉减退或消失。
(神经内科供稿 文/图 孙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