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病毒是指宫颈感染一种或多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该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世界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二的宫颈癌病例是由高危的HPV 16型和18型引起的。我国最新研究也显示,30~50岁的中国妇女,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5%~20.8%,且存在发病日益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抗HPV病毒的疫苗研究取得了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2006年,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在美国上市。随后,全球陆续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了该疫苗的使用。HPV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的防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许多发达国家在加强传统的筛查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疫苗的接种,有效地探索出了宫颈癌综合防治的新思路。
由于我们国家还没有上市宫颈癌疫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宫颈癌的预防手段主要依靠筛查和早诊早治。建议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如果连续两年都为阴性,可以适当延长到2-3年检查一次,一般一直延续到65岁以后。同时,不要因为HPV检测阳性而忧心忡忡,因为大多数新发的HPV感染可自愈,只有持续存在感染才可能引起癌前病变,如仍未接受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癌症。HPV引起的癌前病变发展成为浸润性癌历时10-20年,多数可以通过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
(妇产科 供稿 文/钱彦君)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北京电力医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