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是血液细菌培养成功的重要环节。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通常由护士或医生完成,因此容易忽视其重要性,从而引发血培养阳性率下降,这是目前国内血培养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应规范化。
1、最佳采血时间: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在寒颤和发热初起前30分钟-1小时为好。采血的环境应相对洁净。
2、静脉穿刺消毒:凡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当手臂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部和外踝部静脉。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必要时可从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处采血。血液培养必须特别强调严格消毒,避免皮肤表面或环境细菌造成污染。
3、培养瓶的消毒: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棉球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4、采得的血首先应注入需氧瓶,然后再注入厌氧培养瓶,有利于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5、采血装置和最小采血量:
成人: 10ml/瓶。
新生儿:1~3ml/瓶。
6、常规血培养应该包括至少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称为“1套血培养”。
7、采集后的转运应≤2 小时,常温转运,禁止冰箱保存。如果血培养瓶在送往实验室培养或自动化仪器检测之前不得已需放置一段时间,应置于35℃~37℃孵箱中,可存放24小时。
8、采集频次:应该24小时采3套,以提高阳性率。
9、常见疾病的采血频次和采血量:
急性脓毒病:10分钟内从不同的部位采集2-3套。
急性心内膜炎:1-2小时从3个分离部位采3套。
亚急性心内膜炎:从不同部位采3套,间隔15分钟,如24小时内为阴性,要再采3 套。
原因不明发热:从不同部位采2-3套,间隔≥1小时,如24小时内为阴性,须再采3套。
10、血液培养常见的主要病原菌:
常见有沙门菌、布氏杆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11、注意排除污染菌:
以下菌应视为非病原菌:芽孢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棒状革兰阳性杆菌是常见消毒不严被污染的细菌。但2次以上血培养都分离出应考虑致病性菌。
(检验科供稿 文/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