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三个满意”-31:重获“心”生——北京电力医院CRT-D为心衰患者带来新希望!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24-10-25 10:22:07

 

    故事的主人公李大爷,6年来多次因“胸闷气促”发作,在北京电力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期间,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IV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虽然经过了规范的药物治疗,但是李大爷胸闷气急等心衰症状仍经常发作,并时有加重,多次住院治疗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且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①心功能III级是指稍微活动即感胸闷、气促不适。而心功能IV级也就是最严重的,这种级别说明心功能已经出现严重的衰竭。②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在于一旦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之后,左右心室收缩就会不同步,心室出现不协调收缩,出现心功能衰竭,特别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1个多月前,李大爷再次因“胸闷气促”入院,心电图检查提示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184ms(正常<120ms)。心超检查提示:左心室明显增大、左室舒张末径79mm(正常<56mm),左心功能降低、LVEF为19%(正常为50-70%)。经服用改善心衰药物治疗,心衰症状有所好转,但患者心衰症状容易短期内反复且LVEF值严重低下(LVEF<35%的患者容易发生室速、室颤等猝死事件)。

    权衡利弊最优解

    面对这一挑战,北京电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蛟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李大爷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导致的心功能损害及较高的猝死风险。心脏再同步除颤起搏器(CRT-D)植入能够通过双心室同步起搏改善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降低心力衰竭导致的室速、室颤等猝死风险。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李大爷及其家属同意进行CRT-D治疗。术前,心内科团队积极筹备,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在局麻下,成功为李大爷植入了CRT-D。术后,继续优化药物治疗,李大爷的病情稳定,活动后的胸闷、气促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左右心室不同步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他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为这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活力。术后1个月,李大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心血管内科团队的成功治疗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揭秘CRT-D起搏器

    CRT-D起搏器(俗称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通过在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心室内植入起搏电极导线,CRT-D能够确保心脏的两个下腔室同时收缩,从而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这种同步收缩有助于心脏更有效地泵血,减少心脏的工作负荷,延缓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除了起搏功能,CRT-D还具备自动除颤的功能。当CRT-D检测到患者出现危险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室速或室颤时,它能够自动释放高能量的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跳。这种除颤功能对于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至关重要。

(心内科供稿  文/图  俞  泓)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