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芬,北京电力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护师,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 30余年,业务全面,工作尽职尽责,现负责门诊产后康复工作。她践行南丁格尔所说:“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与产妇心手相牵迎接幸福生活。
服从业务安排迎难而上。说起产后康复,有些人觉得离自己很远,对产后盆底的康复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是换个话题,大家肯定不陌生:老年妇女尿失禁,子宫脱垂,难以启齿吧,原因就是年轻时产后疏于管理盆底造成的后果。怀孕与分娩是导致盆底损伤的最主要原因。当女性盆底功能异常时,会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造成家庭不和谐等问题。产后42天至产后6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是最佳时期。
2016年,在科主任陈升平的领导和支持下,派李玉芬外出参加盆底康复学习并获得国家认可的盆底康复2级资质,同时初步开展了盆底肌修复专项工作。自2016年开展工作以来,李玉芬认真学习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做好评估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耐心地向每一位患者讲解盆底肌损伤的程度,然后针对每名患者的情况,对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了方便患者的康复治疗,组建了微信群,在微信群中进行预约治疗时间、康复的指导和盆底相关知识的宣传,提升了患者盆底康复的意识,患者口口相传,来治疗的患者与日俱增。
用心认真做事毫不松懈。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产后的宝妈们普遍比较脆弱,产后抑郁、焦虑是非常常见的。面对患者她总是笑脸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且做到百问不厌,百问不烦,力所能及的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来治疗的患者,每次都来去匆匆,放心不下在家的孩子,李玉芬就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好每个人的治疗时间,遇到突发状况,及时联系病患调整时间,利用空闲时间帮助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延续治疗相关事宜。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告知患者自身盆底的情况以及盆底治疗的相关内容,让患者参与到治疗当中,以耐心、理解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从而达到理想的结果。
以良好有效的沟通赢得患者信任。好的医患沟通是信任的基石。有位患者每次来做治疗时都闷闷不乐的,主动询问后了解到她是因为嫌弃婆婆的生活习惯,并且各种排斥,甚至对婆婆亲吻一下孩子的脸颊都表现的非常厌恶。李玉芬从婆婆抚养孩子的不容易耐心地劝解,在之后多次治疗中更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开导直至治疗结束。再次见面已是该患者生完二胎时,此时她已没有了之前的烦恼,心情愉悦,诉说着与婆婆相处的点滴,分享与婆婆共同带孩子的趣事,得到这样的结果,李玉芬替患者高兴,同时内心也是快乐的。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个患者在治疗的几十分钟里,李玉芬同志都能像老朋友一样,耐心倾听,细心沟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认可度。
疫情面前彰显党员本色。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一名老党员,李玉芬尽职尽责完成常规工作,服从安排,积极参与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业余时间积极报名社区志愿者,参加了数次值班,按要求完成了社区交给的任务。李玉芬就是这样一位护理工作者,为她点赞,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平凡的工作喝彩!
(妇产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