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继春,39 岁,中共党员,北京电力医院呼吸科医生,参加工作 16 年来,始终奋战在临床一线。自 2020 年疫情暴发以来,他更加忙碌,积极报名参与丰台区赴武汉医疗队,先后在呼吸门诊和急诊内科负责常规患者的诊治以及新冠肺炎的筛查工作,并于 6 月初派驻国家电网公司默拉直流输电工程拉合尔换流站,负责防疫和常见病的救治,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为保障参建人员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 8 月被北京市医师协会授予“北京优秀医师”称号。
义无反顾 责无旁贷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华夏大地,闫继春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始终关注着“新冠肺炎”的报道,当他看到钟南山和其他高级别专家组接受央视记者专访,并提出“存在人传人”的观点时,不由得心里一紧,2003 年“非典”时他还是在医学院读书的学生,也亲眼见证了疫情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糟糕,这可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啊,而且十多年过去了,既然是新型冠状病毒,那一定是比之前更凶险啊”,接下来的事情更印证了他的判断,各地不断有确诊病例公布,1 月 23 日中央作出重要决策,关闭离汉通道。1 月 25 日是除夕夜,举国欢庆的日子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下,家里吃着年夜饭,他却总是想着要为疫情做点什么,这是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和共产党员的责任!
他看到新闻报道里各地都在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他马上给主任发了微信“我要报名”。1 月 28 日丰台区卫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区援鄂医疗队,他被选为成员之一,接到通知后他没有丝毫犹豫,2 小时内到达集合地点,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待命的日子,由于妻子的职业是护士,对他的工作多了几分理解,在准备行李的时候不断安慰他:“放心吧,家里交给我了,父母有我照顾。”他抚着妻子的肩头说:“这段日子要辛苦你了,可我必须去,”“我明白”妻子点了点头。科室的同事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发来了微信问候,提醒他注意安全,注意个人防护,他的回答都是八个字“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非凡记“疫” 治病救人
此后由于没有接到出发的通知,看到其他同事结束了春节假期,全力投入日常工作,他又主动向主任提出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呼吸门诊和急诊内科负责常规诊疗和新冠肺炎的筛查工作。那时北京已经出现确诊病例,每天新增病例的数字在不断刷新,来医院的病人大都精神紧张,特别是有咳嗽胸闷症状的患者,可能就是个普通感冒,也反复地问“大夫,我不是肺炎吧?”这时除了解释病情,他还要安抚患者的情绪,每天穿着防护服,几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下班时基本全身都是湿透的,可是他一定要等到把所有的病人看完,即使有时候结果出来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下班时间。“其实咱们换位思考一下这个时候来医院看病的病人一定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社区都封闭了,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来医院呀?如果今天的结果不给他看完,那他还要来一次医院,而且拿到结果没人给他分析,这一晚上他会更不踏实。”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先后回家了,北京市也下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看到援鄂医务人员凯旋的报道,他很是羡慕:“作为医务工作者就是要有使命感和担当,湖北人民对他们的感激是做别的工作得不到的!没能去成前线,不过我在后方一样治病救人!”
一带一路 最美逆行
当国内疫情形势向好后,新冠疫情仍在其他国家肆虐,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海外诸多工程的顺利推进,按照国资委和国家电网的安排,北京电力医院组建了以他为组长的“默拉直流输电工程”医疗组,于 6 月初分别派驻拉合尔和默蒂亚里两个换流站。到达驻地后待隔离结束,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了解驻地的基本情况,对宿舍和食堂提出针对性地防疫建议,对参建人员进行防疫指导,对驻地人员的常见病进行诊治。在此期间克服了天气炎热、停水停电、蚊虫叮咬等恶劣条件,至今 3 个多月以来驻地无疫情发生,为确保项目按期实施保驾护航。参建人员夸赞他说:“你是我们的保护神!”他谦虚地说:“不,我是您们的勤务兵!”
(北京电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