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而今迈步从头越——北京电力医院跨越式发展纪实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7-01-14 14:31:50

  【导语】近期《国家电网报》记者深入北京电力医院一线进行采访,于12月6日在《国家电网报》第4版刊发报道《而今迈步从头越——北京电力医院跨越式发展纪实》。全面报道了医院工作,展示出员工的动人风采。

  

  11月的北京,凌晨5点,天还是黑的,风吹在脸上干冷干冷的,刘美兰早早来到北京电力医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拿到一张小小的排号券。

  “我是赶来挂李健东大夫号的,这不,才排上第四个。”11月20日,刘美兰在北京电力医院告诉记者,她从房山赶来,女儿面瘫两年了,四处寻医问药没见好,不久前从网上看到众多患者推荐北京电力医院“一号难求”的李健东主任,就抱着一线希望赶来了。

  如今,在北京电力医院,像刘美兰这样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患者越来越多。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北京电力医院建设发展,不断改善和提升医院“服务社会、服务公司、服务员工”的能力和水平,实施改制重组、改扩建工程,打造现代化的医疗条件、就医环境和设备设施,大力引进知名专家和管理人才,医疗服务和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吸引了一批批来院就诊的患者。

  北京电力医院副院长李俊杰告诉记者,北京电力医院门诊量2013年为35万,预计今年年底将达90万,主营业务收入三年间翻了一番以上。该院跨越发展的背后,倾注着全体员工在技术、科研、人才、文化等全方位的创新发展。

  定位明确

  建设“一型四化”现代医院

  通过深入研究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规律和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到10余家知名医院学习调研,北京电力医院于2015年年初确立了“一型四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即以创新、高效、高端为内涵,全面建成学科特色突出、医疗技术先进、管理服务高效的研究型、社会化、规范化、国际化、现代化医院。

  围绕发展目标,北京电力医院在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服务管理和打造品牌形象上下功夫。2014年以来,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出去”,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其他医院成功的管理经验;“请进来”,邀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为医院管理把脉诊断;“沉下心”,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出台工作方案。

  今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的医院管理现场观摩会将在北京电力医院召开。“我们的管理借鉴了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构建了精益化管理模式,打造了高效能管理机制,建立了规范化服务体系。”北京电力医院院长林方才说。

  北京电力医院以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抓手,建立了工作例会、督察督办、培训考核等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督导等。此外,该院注重经营管理,全面清查资产,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总结分析医院主要运营数据,提高运营效益及设备使用效率。该院还依托信息系统打造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理顺管理界面,优化组织机构,不断创新管理流程及工作机制,基本构建起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作为北京市西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综合医院,北京电力医院承接了周边居民的医疗需求,并辐射到房山、大兴等地,社会化程度达到95%。同时,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所属企业医院,该院积极服务电网员工需求,定期开展送医去工程一线、送医下基层等活动,为公司员工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并于2014年、2015年组织医疗队远赴川藏联网工程、西部特高压建设一线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深受公司系统一线建设者好评。

  人才引领

  医术与科研并重

  “人才是最珍贵的,是最有价值的生产力,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该院院长林方才说。近年来,北京电力医院全方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内,注重培养各科室自己的专业人才;对外,引进知名专家,形成辐射带动效应。该院积极引进高精尖人才,并吸收新鲜血液,提出了“双百人才”发展规划。

  现在,北京电力医院已经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家梯队,医院有30余名专家、教授担任全国及北京市各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首都医科大学各临床学系委员职务,先后聘任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形成了由150名国内具有影响力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会诊库。

  耳鼻咽喉科的李健东主任是近年来引进的专家人才之一。他来之前,对北京电力医院做了全方位的评估,认为这里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医疗设备高端、重视人才培养,发展环境很好。“医院注重专家资源,为科室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同时注重发挥专家传帮带作用,带动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收到较好效果。”短短几年,北京电力医院耳鼻咽喉科在李健东的带领下,由名不见经传的科室发展为国内有知名影响力的品牌科室,医疗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赵亮现在可是有60万粉丝的大V。”说起自己的徒弟,李健东十分骄傲。据他介绍,为了向公众科普更多的医疗知识,他们耳鼻咽喉科的大夫们一起在新浪红豆上直播,李健东作为国内知名面瘫专家主讲《面瘫的误区》。

  李健东说:“全院上下都以时不我待的速度在奔跑,每年年底回顾工作,都明显上了一个大台阶。近年来,平均每年有七八起外事活动,今年,我们还接待了印度、法国等国同行前来就面瘫治疗技术取经。”近日,解放军301医院邀请李健东去主持北京市医学会北京地区耳鼻喉科学科会议。“这表明我们医院的医术水平得到了业界的尊重和认可。”该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生于春刚说。

  与此同时,医院高度重视科研教学。20日中午,记者来到北京电力医院院长助理、医疗事务部主任倪冬梅办公室时,她正与一名年轻医生讨论学术论文。倪冬梅笑着介绍,这位刚入职的研究生刚刚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为3.5的SCI文章,他在实践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点可以深挖掘做科研。

  智能高仿真模拟人是北京电力医院开展培训的“秘密武器”。该系统通过赋予外形和真人一样的模拟人多种生理、病理和药理学反应能力,能对药物和治疗效果及时反应,并在监护仪中显示相应生理数据,重现临床真实场景及医生对病人的处理过程。今年3月到9月,该院累计完成全院873名医护人员基于模拟人的急救、心肺复苏等“三基”训练,全员合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骨科医生张怀华业余一直在刻苦学习英语,他说医院建立了骨干人才短期出国培训平台,他想去美国深入学习关节置换领域的内容。张怀华说:“医院发展蒸蒸日上,我们必须主动学习,自我加压,才能对得起医院的培养,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仁诚博精  让患者宽心放心

  11月20日,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宗明收到一份快递,拆开包装,是一位陕西患者寄来的一面“救死扶伤、德艺双馨”的锦旗。

  张宗明笑着说:“患者太多了,我真不记得这位患者了。”张宗明医生收到的锦旗真不少,在普外科值班室的床底下,堆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

  在外科休息区,听到记者和张大夫的对话,几位患者争先恐后地要向记者“讲一讲张大夫的感人事”。章亭是来自安徽的26岁姑娘,在北京打工,4天前的一个晚上,突如其来的阑尾炎让她疼痛万分,她独自打车来到北京电力医院,“没想到这里的医生和护士对病人那么好,护士推着我去办理各种手续,医生技术特别好。”一旁来自陕西宝鸡的吴广山老人热泪盈眶地讲了他的就医故事,他在北京帮女儿带孩子,今年大年初四他的肠梗阻发作,由于春节假期,他儿子在网上查到患者评价很高的北京电力医院张宗明大夫,他们立刻赶过来了。“张大夫连夜给我做了手术。现在我是来复诊,身体恢复得很好。张大夫医术医德都非常好,特别为我们着想。”

  “仁、诚、博、精”是北京电力医院的院训,更是该院员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我准则。张宗明医生不仅是有仁者之心的医生,更是一位有着高超技术的肝胆学专家。像这样德艺双馨的“大拿”在北京电力医院还有很多。10月28日医院首届“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颁奖典礼上,倪冬梅等20位来自临床一线的获奖者及提名者受到表彰。

  “他们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楷模!”参加颁奖典礼的该院员工自豪地对记者说。他们身体力行,带动并影响着身边的医护人员,在医院形成医术精湛、仁爱诚信的氛围,让前来就医的患者宽心放心,不断提升北京电力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文化铸魂 形成干事向上的力量

  中午11点半,北京电力医院门诊楼二层大厅,阳光透过顶层玻璃倾泻下来,钢琴曲《致爱丽丝》在大厅舒缓地流淌着,前来就诊的患者、患者家属安宁地坐在休息区小憩。

  这个集钢琴吧、书吧、咖啡吧为一体的文化休闲区是北京电力医院践行“健康中国”理念、适应当今医疗模式向生理心理和情绪模式转变的“力作”。良好的就医环境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感受,他们少了焦虑与紧张,多了舒适与温暖,在无形中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立下的誓言,犹在耳边,多少个灯火阑珊彻夜无眠。点亮的希望,不曾改变,只为世上多一份平安……”在北京电力医院首届文化艺术成果汇演上,当院歌《生命相托》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台下众多医生都难掩激动之情。一位医生对记者说:“每当唱起我们的院歌,我都很想流泪,简单的歌词和旋律写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首引起医护人员共鸣的歌曲,是北京电力医院员工谱写,由全体医护人员投票在众多歌曲中选出来的,在医院各个科室传唱,感染和打动着全院的干部员工。“文化靠的是积淀,但也需要创新和开拓。凝聚全院员工智慧的院徽、院训、院歌,是医院以文化凝心聚力的创新举措,无形中起到了文化铸魂、润物无声的效果。”医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姜梅说。

  北京电力医院还收集自筹建40年来的史料、文物,完成了院史馆的建设。大量的老照片、旧资料,让曾在这里工作过的老职工们激动不已,在这里,他们循着时光的足迹去回溯自己的青春奋斗史。对于新员工而言,资料详备、图文并茂的院史馆让他们了解了一座医院的今世前生,了解它的行业特色与厚重历史,更加增强了荣誉感和归属感。

  “我们很多科室技术水准在国内排在前列。”“我们医院的综合实力在逐年攀升。”“我们领导对员工特别关心。”在北京电力医院,记者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每个员工都为医院发展而努力,为自己身为其中一员而自豪。

  “北京电力医院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推进‘一型四化’现代医院建设。只有在创新中激发自身活力,在发展中提升医院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能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造福社会、造福公司和员工发挥更大作用。”北京电力医院董事长张刚说。现代化的医学设施,科学严谨的医学理念、求真务实的医学态度、持续提升的医疗技术水平,六里桥畔的北京电力医院,正以全新的姿态阔步迈向美好未来。

(国家电网报记者  文/韩煦 王莉)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北京电力医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