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创新管理抓质量 提升品质促发展——北京电力医院管理提升实录之六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6-03-23 04:04:50

 医疗质量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命脉,是医院发展之本,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竞争能力,为新楼启用后的顺利运营打下良好基础,北京电力医院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不断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完善诊疗流程,着力提高医疗质量。

    一是积极开展对标管理。制定了对标管理工作方案,将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对标管理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编制完成医疗对标调研报告,分部门、分项目开展对标学习,医疗运营指标已见好转。其中,平均住院日作为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的综合指标,由2012年全年平均14.7天,降低至2013年一季度平均12.8天,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效能。同时,按北京市丰台区病案质控中心的标准,制定了医院乙级、丙级病历的单项否决项目,有效提升病案质量。

    二是建立运营考核指标体系。在测算各项指标三年基数的基础上,参考对标医院情况,结合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制定了电力医院2013年度科室运营考核指标,分解至各临床医技科室,为运营指标的优化做好基础工作。

   三是深化“三基三严”培训。组建住院医师“三基三严”考核专家组,加大住院医师“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培养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医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坚持对危重患者巡视制度。坚持定期、不定期进行危重患者巡视,深入了解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及时反馈治疗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将质控关口前移,一方面降低了医疗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科际之间的专业协同。

    五是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将20余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2型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种的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规范的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提高了对病种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六是不断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定期召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门急诊工作例会、月度质控例会等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和专题会的管理、协调、统筹等作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

    2013年以来,在边建设、 边运营、边发展,开办、管理提升、运营协同推进的情况下,北京电力医院医疗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季度,完成门急诊总量11.41万人(次),同比增长3.43%;入院患者2052人(次),同比增长9.62%。下一步,医院将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有关要求,抓好医疗质量,严保医疗安全,提升运营水平,为新楼启用后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文/北京电力医院管理提升办公室)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