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取药的患者更加关心药品拿回家以后应该如何保存?用不用放冰箱?多少度啊?下面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
1、大多数药品的储存环境通常是常温(即10~30℃,凡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系指常温),或阴暗处(即避光并且不超过20℃)。夏日室内温度较高,最好储存在家中阴凉通风的地方,如果超过药品要求的储存温度,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空调等。
2、避光: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在光照下发生结构改变,影响药效。通常所有药品均推荐避光保存,某些药品更要特别注意(如心绞痛的急救药品硝酸甘油片、维生素类药品弥可保片等)。夏日阳光强烈,要避免直接暴晒,如窗边,阳台等。可放在避光盒或棕色瓶中,至于家中暗处储存。
3、防潮:有些药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药品水解或性状发生改变,如冲剂、颗粒剂、散剂、中药饮片等,更需要防潮,否则容易引起药物结块或霉变。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更需要注意防潮。此类药物可放置在单独的密闭的药品储存盒里,用后塞紧瓶盖,存放于干燥的地方,如卧室、客厅等,避免放在卫生间等湿度大地方。
4、冷藏保存:还有一些药品需要较低温度储存以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如胰岛素,活菌制剂,部分滴眼剂或其他生物制品等)。冷藏和冷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于药品储存却是千万不能搞错弄混的。冷藏通常指的是2~8℃,即冰箱的保鲜层,通俗的讲就是冰箱中放青菜的地方。而冷冻一般指在-18℃左右,通常是存放冰激凌的地方。炎热的夏日,冷藏保存的药品需要格外注意。
(内分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