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内分泌疾病,常累及心血管系统,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简称甲减性心肌病。
甲减时心肌内多种酶活性受抑制,心肌细胞儿茶酚胺受体减少,心肌蛋白合成减少,肌质网钙离子储备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心肌细胞间质中黏蛋白、黏多糖沉积,心肌发生粘液性水肿、变性、坏死、纤维化,致使心肌假性肥大。局部淋巴液回流受阻,致使心包积液。由于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厚、心包积液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形成心脏扩大,心衰。甲减时血胆固醇分解代谢减慢,致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长期则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脉,有发生心绞痛的病理基础。
甲减患者有70%-80%合并心血管病变,多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漏诊。甲减性心肌病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包少至中等积液时,易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甲减性心肌病可有心肌酶升高,易误诊为急性心梗,但是没有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演变发展,没有胸痛。甲减性心肌病以高血压为首诊,易误诊为高血压心脏病,但是各种降压药效果很差,用甲状腺素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扩大的心脏会缩小。
甲减性心肌病所致心衰的特征:1. 常伴中-重度贫血。2. 多伴有心包积液。3. 心衰发展较缓慢。4. 减性心肌病所致心衰不易被利尿药消除。5. 多伴有血压偏低、心率慢、表情淡漠、呼吸平稳。6. 单纯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心衰效果差。给予左甲状腺激素治疗后心功能不全明显改善。
甲减合并心脏病发病率高,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临床上无病因可寻的心脏增大或心包积液,伴心率减慢,应考虑甲减性心肌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至正常低值水平。
不能迅速提升甲状腺激素水平,否则将导致心脏病加重。这是由于甲减时,心脏水肿扩大,并且在低于正常的能量供给下工作,甲状腺素使代谢突然加快,反而增加心脏负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个月后心脏可以恢复正常大小,心电图在4-6周恢复正常。
(手术麻醉科供稿 文/于丽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