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邮箱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级搜索
院训

四季科普-905:维生素AD该怎么补

设置字体大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7-09-27 08:54:56

  维生素AD是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补充的一类常见营养素,而面对市面上各种维生素AD药品、保健品、食品,你是否傻傻分不清?究竟该如何选择儿童适合的维生素AD产品?关于这个问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但误区却有很多。
  误区一:保健食品比药品更安全
  保健食品和药品是两类产品,在定义、功能、质量标准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应区别对待。
  1、功能用途不同
  药品与保健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而保健品则不能以防治疾病为目的。
  2、质量标准不同
  药品的生产企业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明确质量标准,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且必须在有GMP认证的药厂生产,出厂前都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检验环节,需要符合《中国药典》的各项要求。而保健食品的生产环节比药品简单得多,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制约,有效成份的含量和配比难以保证。
  因此,在选择维生素AD产品时,应选择国家药监局批准的“OTC”药品,同时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服用,确保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误区二:天然提取的比化学合成的好
  无论采用天然提取的工艺、还是化学合成的工艺,两类产品里面的有效成分均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虽然有效成分相同,但是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1、含量配比不同
  天然提取的鱼肝油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比例为10:1,这个配比并不适合0-3岁婴幼儿的生理需要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明确了0-3岁婴幼儿每日维生素A、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比例为3:1,服用配比不合理的鱼肝油导致的后果可能是D摄入不足或A摄入过量。而化学合成的维生素AD是基于0-3岁婴幼儿每日维生素AD需要量而研制的,符合营养学推荐的3:1的最佳比例,更适合婴幼儿服用。
  2、味道口感不同
  天然提取的鱼肝油是从海洋鱼类的肝脏中提取的,鱼腥味较重,婴幼儿服用的依从性较差。而化学合成的维生素AD多选择植物油、花生油作为溶剂,淡淡的食用油味道更符合婴幼儿的味蕾。
  3、安全风险不同
  随着近年来海洋污染问题逐年严重,很多重金属(如铅、镉等)在鱼的肝脏中蓄积,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婴幼儿长期服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误区三:中国儿童只补维生素D就够了
  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对维生素A补充的观念意识的影响,以及国内海淘、代购产品各种不实宣传的误导,近几年很多医务工作者和家长对维生素A、维生素D补充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婴幼儿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似乎维生素A是个可有可无的成分,这种观念最终导致了目前我国婴幼儿维生素A水平持续低下。从全球范围内看维生素A营养状况,各国整体营养水平与经济水平呈现相关性,维生素A营养水平理想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属于中、重度缺乏国家。
  婴幼儿维生素A水平与母乳血清维生素A水平和日常膳食维生素A水平双重因素影响。由于我国孕妇并没有重视孕期维生素A营养的补充,很多孕妇在孕期就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情况,继而导致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维生素A虽然在一些天然食物中含量相对丰富,如动物肝脏和深色的蔬菜(如胡萝卜、甘薯、菠菜、西兰花),但由于动物的肝脏不是常规的食物,而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吸收和转化率均较低,且会受到烹饪方法等人为因素影响,因此,仅靠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A很难达到推荐摄入量,无法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误区四:AD不能长期服用
  《儿科学》第八版教科书中明确的指出了维生素A的中毒剂量为:婴幼儿一次摄入维生素A 30万 IU以上即可发生急性中毒;或每天摄入5-10万 IU,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2013年版《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也明确建议:应每日补充维生素AD制剂,1岁以内推荐剂量为维生素A 1500 IU、维生素D 500 IU;1岁以上推荐剂量为维生素A 2000 IU、维生素D 700 IU,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要。
  因此,每天按照说明书服用维生素AD滴剂是非常安全的,能够有效的防止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发生。

(儿科供稿 文/刘博雅)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北京电力医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