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Vit D)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激素,不仅能够帮助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防控代谢综合征、增强胰岛素功能等作用。超过90%的Vit D由日光照射人体皮肤后生成,可以说是阳光维生素。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各种条件限制大大减少了皮肤暴露于紫外线UVB的时间,导致几乎全球各种族人群VitD缺乏症的发生率均有增高。而孕妇及婴幼儿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其成为Vit D缺乏的高危人群。
由于产前孕妇多缺乏户外活动,接受日照时间少,加上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以及双胎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孕妇体内Vit D浓度普遍不足。
1、Vit D缺乏是糖耐受不良的重要风险因素,在妊娠糖尿病(GMD)孕妇中,Vit D不足发生率更高。2012年,我国第一个评估孕期妇女VitD状态的研究显示,北京GMD孕妇Vit D不足发生率高达96.25%,缺乏Vit D的受试者患GMD风险是高Vit D水平受试者的1.8倍。
2、孕妇缺乏Vit D会对自身骨代谢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妊娠期腰椎骨密度较孕前降低1.53%,骨吸收增加导致负钙平衡,致使骨丢失,出现腰腿酸痛,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一过性骨质疏松和多发性骨折。
3、Vit D含量与妊娠高血压也有紧密关系。妊娠早期,若Vit D浓度小于37.5nmol/L(即15ng/mL),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几率会增加5倍。此数据独立于种族、季节、胎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
4、作为人体的生命元素,钙维持着骨骼和牙齿的形态和硬度,参与人体重要的生长机能,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意义重大。妊娠期妇女VitD缺乏,还将导致新生儿缺乏Vit D,钙吸收率降低,延迟性低血钙,增加子代早年I型糖尿病、婴儿期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儿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儿童流感的发病率,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大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风险。
Vit D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皮肤接受阳光中UVB的照射后合成;二是食物摄取,天然食物来源的Vit D不多,只在脂肪含量高的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奶油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中只含微量的VD;三是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补充。当然,过多的VitD暴露对母婴也并无益处。因此孕妇应及时对体内25(OH)D水平进行评估,以确保补充剂量合理。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和改善VitD缺乏情况,有利于妊娠期妇女自身保健,以防骨代谢、糖代谢等疾病危害。
(妇产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