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梅 闫焱 董静 杨俊海 梁桢桢 赵伟伟 李燕 刘建荣
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文化技术素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态,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1][2]。企业健康管理是节约和保护健康劳动力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企业来说,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不但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素质能力,使企业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生产价值,而且还可节约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使企业效率和利润获得非生产性提高[3]。除此以外,通过职工健康管理可以体现企业对职工的关爱,增加职工生活的幸福感同时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开展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越来越被企业和社会认同[4]。
一、企业医院在企业健康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1.企业医院的优势:企业医院由于其自身直接隶属于大型国有企业,直接面对广大企业员工,做好员工的疾病预防保健工作义不容辞。而且,企业医院所管理的职业人群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又可以借助企业的行政干预手段对群体进行健康管理,这在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上有着社会医院无可比拟的优势。
2.做好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医院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岗前,岗中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档案,动态关注职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职业健康。在职工中开展安全教育,让职工了解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普及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职工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避险与自救能力。
3.做好职业人群慢病管理工作:针对慢病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科普教育,同时运用各种健康促进的手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职工了解疾病、了解自身,提高职工健康素养和对慢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利用企业医院的医疗资源实现对慢病预防-治疗-康复的全程管理。
4.做好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管理:通过对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了解员工心理压力状况与压力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型心理健康讲座, 为员工建立心理档案,对于有明显抑郁、焦虑、偏执等倾向的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并追踪其心理健康状况。
5.做好职业人群健康与生产力关联性研究:密切关注员工健康与生产力相关指标,动态掌握职业人群发病趋势及其与生产力指标的相关性变化,制订规范和标准,科学评估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效果,促进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北京电力医院对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现有模式
1.指导思想:本着全心全意为电网员工服务的宗旨,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独特优势,建立“三位一体”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强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群体健康管理与个体干预并重的服务模式,重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重视职业危害监测,特别是“新型职业病”(如颈椎病、干眼症等)的预防与干预。
2.调研了解职业人群健康状况:我们收集了XX电网的体检数据,了解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
表1.XX电网有限公司本部员工群体健康报告分析(按年龄组分)
3.制定健康管理总流程、慢病管理流程及高血压病等专项管理流程:通过体检信息分析,生活方式问卷,进行疾病风险评估,之后分成无疾病风险、有疾病风险与明确诊断疾病的人群进行分层管理,分别进入不同的通道,按照各自的流程运转。如表1、2、3所示:
表1
表2
表3
4.在具体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4.1依从性问题:按照上述流程我们对XX电网公司员工进行了健康管理,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没有行政约束力的情况下,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与职业人群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不高呈现较大的反差。员工普遍对检出重大阳性指标或诊断疾病后安排就诊绿色通道,与临床医生面对面交流为其制定治疗方案依从性最好,满意度最高。而对于肥胖、血脂异常等指标异常,或者吸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并没有使其感受到严重疾病困扰时,群体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对于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较差。
4.2付费机制问题:按照现有的医疗收费有关规定,健康管理服务存在服务项目无法收费的问题,从长远看需要探索新的付费渠道,以保障健康管理工作的高品质和可持续性。
4.3信息平台建设问题:工作中发现目前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存在评估问卷不统一、健康风险评估软件稳定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健康管理信息平台难以全部满足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的需求,信息平台建设非常重要而紧迫。
4.4队伍建设问题: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来共同完成,队伍建设是做好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团队应由职业卫生专业人才、健康管理工作人员、慢病管理师、中医师、心理咨询师、临床专家团队、流行病专业人才等共同组成。在目前健康管理实践中不断充实人员,打造团队是重中之重。
三、以企业医院为核心开展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新模式探讨
1.以职业健康监护为抓手,争取企业政策支持:
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体系应由企业健康管理制度与管理系统、健康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员工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员工健康帮助系统)、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和群体健康事故评估系统组成。企业医院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非常需要企业的政策支持,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必须依赖于企业出台相关的政策,而职业健康监护可以作为企业开展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最直接抓手。
2.采取分级管理、分层服务的服务模式
借鉴以往成功经验,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分级管理、分层服务的服务模式[5]。分级管理即依据职业人群健康风险程度的高低,分别给予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就医指导。具体做法是以员工健康档案为基础,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将员工按健康类别进行分类,进而分群管理。抓住两个高风险:一是高风险人群,二是高风险因素;通过有计划地,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技术手段,使员工不断获得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原有的一些模糊认识,逐步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自觉实践健康行为。对于已有健康风险的职工,通过面谈、电话随访短信提示、网络咨询等多种方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促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逆转异常生化指标;针对多项检查指标异常,有明显疾病风险,或已患慢性病的员工,依照疾病管理流程指导就医,监测药物疗效,督促定期复查等。借助现代化信息平台,应用身体检测指标无线传输设备,实现健康管理中心对群体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护。
分层服务即为企业员工、员工中急、重患者和企业特殊人群提供从群体健康监护与管理到个性化干预、保健医生式的全程维护等不同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
3.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丰富健康管理手段
中医的整体观和治未病的理念,以及各种调理与疏通经络的手段,恰恰是中医在健康管理服务中的优势[6]。将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测等中医诊断方式引入身体健康检查,再根据不同的体质状况给与被管理者易于接受的调理方法,在切实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丰富了健康管理手段。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改变被管理员工的“亚健康”状态,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慢病,也是未来慢病管理的探索方向。
4.加强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管理科研能力
通过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对职业人群的远程无线监控,自动对管理人群进行分级分层,更加直接快速地实施对个体的健康指导与健康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健康管理效率。基于科研设计的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也能极大提高科研数据统计效率,帮助健康管理工作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5.整合企业医疗资源,发展“体验式”健康管理
整合企业拥有的医疗资源,将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与员工疗养相结合,把对于饮食、运动等的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和中西医结合的身心调养寓于体验式的活动中,使健康管理服务更加形象化,同时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体现出健康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这样的集中体验式管理与日常的健康管理工作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企业医院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拥有自身的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模式,企业医院在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中一定能走出一条有效可行的新路。
参考文献:
[1]王梅,刘克军,王德江,等.中国脑出血疾病的直接费用负担现状及其问题.中国卫生经济,2005,24:4346.
[2]杨加洪.试论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观察。2009,3:59—60.
[3]贺媛,迭君,康健周,等.对构建大型企业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5:1.
[4]袁红,张丽华,张学鹏,等.荆州市104家企业健康管理需求调查.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6.
[5]曾强.王晓钟.马俐华.以健康体检为起点的健康管理模式的
创新与实践.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忠.2009.3:133·134.
[6]姚春鹏.注.黄帝内经.北京:中华书局,2010.
发表于《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